我举一个例子,标准化跟社会发展有什么样的关系,通过考古发现,一个社会的群落如果他们选择用很尖的小的骨针作为他们的标准化工具和选择比较粗大的石质针作为生存工具,我们可以发现,利用第一种骨针形式发展的群落,他是收集食物,生存在山洞里,是定居的群落。相反,如果使用比较粗大、坚硬的石针群落,他就是食肉族,是生活在账篷中。什么意思?标准化可能会对一个社会的发展带来根本的影响,发展出不同的种族。
我们认为标准化是非常特殊的公众物品,我们从前面可以看到,标准化影响社会的发展。既然影响社会发展,那么它就是一定是由群体所推选而出的政府部门来管理这样一件事情。为什么它不是公共物品呢?标准化里可能有一些技术内容,所以我们把它定义为带有杂质的公共物品。我们今天谈标准化都是公权和私权带来的问题。
标准的类型,产品安全、环境保护,还有质量标准,技术接口标准。我们Sun公司强调开放标准,让大家在质量上进行竞争。
前面谈到这么多标准,都是有不同的组织来进行完成的,标准市场自古以来都有,但是到了20世纪初叶,人们才开始有意识、有组织进行标准化研究活动。我们认为标准化发展有几个阶段,第一个成立商会,这是标准化的一个雏形,没有明确的目标,只是大家在一起为了一个市场来形成一个协议,通过这个协议形成市场推广。然后是国际标准化,然后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然后是行会,最后一个是联盟,这是比较新的形势,几个企业为了一个目标短时间结合在一起,以生命周期标准化来完成这样一个市场活动。在这个组织里他们都是付钱可以来玩的游戏。目前我们认为Open source是它的一种反应,这就是我们总结标准化的一些现状。
下面我们可以看一下标准化现状的一些内容,我们认为标准化基本都要做到,都有一些公平、公正的程序来是这种标准,而且他们能支持开放性、全球化,前面提到IPR的体系,一个就是合理无歧视原则,还有一个早期披露的合理,这是我们认为应该提倡的一种原则。第三种就是不收费原则,这也是要大力提倡的。最后一个是开放原代码的方式。这些都是标准化通过合法授予形式进行推广的,最后成为调控市场看不见的手。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对于这一块的理解。第一点,既然标准是公共物品,我们就大力提倡标准,政府在标准化中的作用,如果一个具有公共物品特征的东西没有得到政府控制或认可,会给发展带来灾难。大概强调这么几点,国家应当制定一些原则、方法来指导标准化组织开展工作。第二个,他们应该通过组织认证,控制标准的结果。政府在标准化过程中强调它的作用。
前面讲了政府在标准化中的作用,我们还是强调企业应该作为标准化的主体,政府在原则上进行把握,企业在技术上具有优势,所以我们认为企业应该成为重要的研发力量。但是我们有一个建议,现在很多IT信息技术发展非常快,正式性的组织像ISO、IEC很难跟踪快速的信息化产业,没有行业的标准来推动标准研究的话,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就像今天早上李主任谈到,他认为协会标准应该成为重要的组织部分,而且要给协会标准赋予更多法律的力量。
第三点,我想谈到我们是将标准和互操作性作为两个标准来考虑。一个标准不一定带来互操作性,我们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信息技术的互操作性,以减少成本等。
第四点,我们对于RAND的想法。我们提倡早期披露的合理,尽可能披露RAND,完成费用的谈判,然后给标准实现及产品的制造的成本带来透明性,不能到最后才披露。完了以后,我都不知道我的成本是多少,所以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现在我们将操作系统全部开源,为什么?在一些核心的技术平台上,没有Rovaln—Ercc很多工作就无法开展。
最后一点,实施以用户为中心的标准化战略。我们要强调一下,我们要实现以用户为核心的标准,我们看到在ISO里面有个组织是来收集企业用户需求的,大家可以看到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趋势,标准化从标准的需求到标准的开发,到标准的认证,再到标准的维护,实际在这个生命周期里没有用户参与是无法达到标准化真正要求,因此我们觉得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建议还是要以用户为中心开展标准化的研究工作,根据中国自己现实条件来建设自己的标准。
前面就是我通过我们对标准化的理解,以及我们对标准化现状的理解,最后通过四点讲了一下我们公司对标准化的理解,谢谢大家。
李海清:中关村科技园与Sun公司的老板在中央电视台有一次对话,问Sun公司成功的因素是什么?他们讲了三点,第一人才,第二人才,第三人才。我对这个印象比较深刻。国外企业很重视标准法规的实施,不仅标准,还有我们相关的法规制定,征求相关部门的意见。我们标准定的很高,但是做不到也不行,也要和经济发展联系在一起。
今天我们进行了整整一天讨论,比我们预定时间延长了半个小时。我想谈谈个人的想法,通过今天的讨论,要对标准和相关的技术法规、食品安全、卫生措施,对正常每一个相关的环境保护、食品安全,每个人的健康、安全,每个人作为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制定和实施相关的措施对我们的重要性,不能因为对贸易的影响我们就否定,对它持否定态度。我们制定这些措施本身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产品质量,达到技术协调。这些制度的制定,本身能够达到保护的目的。从这方面讲,我们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要重视标准建设问题,只有提高标准,才能提高安全、卫生、环保等等方面的水平,才能提高每个人的能力。我记得江青到国外说国外的月亮是圆的,这是拍资本主义的马屁。现在我们在北京很少看到星星、月亮的,但是前不久我到新疆喀纳斯是可以数星星的。
标准的问题不仅仅是标准,有标准、技术法规,这是TBT管辖的,还有动物卫生、植物卫生,这是SPS管辖的。与标准密切相关的,就是制定标准要以国际标准为基础,制定技术法规、评定程序也都要以国际标准为基础,如果你制定这些措施不是基于国际标准,允许你使用,但是这个使用是有条件的、受约束的。在TBT方面,这个措施不能达到自己的保护水平,有环境等特例条件,否则就要按照国际标准制定措施。我们国家的标准,在我们技术法规强制性标准作为一个重要体现,不管国家标准,还是地方标准,它不是全部,有很多要求,对我们的生产生活都有很大影响。
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代表会议四个主办单位做一个总结。
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为期一天的研讨会即将结束,我要对远道而来的朋友们出席今天的研讨会表示由衷的感谢。特别要感谢WTO分析统计司参赞Robert teh先生,以及各位领导和专家所做的精彩演讲,同时也要感谢承办此次研讨会的商务部、国际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WTO经济导刊,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WTO经济导刊,他们的组织使我们的会议顺利进行。标准委李忠海主任以及Robert Teh先生等嘉宾都做了精彩演讲,使我们了解了标准化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以及多边经济体制的介绍。同时我们更深入全面了解我国在标准化建设的现状等等,也了解我国认证认可工作在近年来取得的成就。我们还具体了解信息通信技术及食品两个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标准化与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问题,以及对这些问题的建议,同时我们也了解了我国向WTO提交标准化知识产权的提案,以及进展情况。
听了这些介绍,我有一个突出感受,那就是在标准化和国际贸易日益密切、逐步加深的情况下,我们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与之相关的环境保护、动植物保护等方面,制定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积极参与标准化领域的规则制定。增强我国产品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竞争力,为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在标准化建设方面,我们既要看到已经取得的长足进步,同时必须认识到我们与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更加深刻理解我国制定和实施标准化的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更要落实这一重大战略。同时实施标准化战略也是标准化对当今世界和贸易发展的影响。在实施国家标准化战略方面,最核心就是标准体系的建设,我们既要加强核心领域方面的研究,通过原始性创新、基层创新和引进技术的吸收消化创新等方面,掌握自主知识产权,造就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和品牌。同时我们要推进标准化前进的工作,我们还要加强其他成员使用的标准以及其他法规,以便进行有效应对。
标准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大家都应参与到标准化工作中来,完善相应的法规规定,以便提供制度保障。今天的研讨会让我们加深对标准化的认识,但还有一些问题。今天的研讨是有成果的,在此我希望大家、特别是新闻界的朋友对会议内容进行宣传,今天的研讨会开得非常成功,圆满完成预期目标,这样的活动绝对是有益的,但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今后将与有关部门共同举办共同类似的活动,还要组织相关的活动,谢谢大家。研讨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