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于
2007年10月15日至17日在北京举办《第二届机械安全标准与
装备制造业安全生产国际研讨会》。会议旨在为我国装备制
造业构建分享本质安全设计成果和安全生产管理经验的交流
平台,使与会者围绕着 “机械安全标准• 促进安全生产•
构建和谐社会”的主题,加强机械安全标准和安全生产法规
意识,使危险远离劳动者、减少事故发生;将机械安全标准
融于机械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从而设计出本质安全的机
械;为装备制造业打造战略核心竞争力,跨越国外技术贸易
壁垒,积极走出国门,扩大我国机械产品出口贸易等提供
有益的思考、启示和借鉴。
会议日程


 10月16日 9:00-12:00
 
 研讨会开幕式
 (1)领导致辞并讲话
 (2)主题报告
 (3)中外专家技术交流

 10月16日 14:00-18:00
 中外专家技术交流

 10月17日 8:00-12:00
 (1)中外专家技术交流
 (2)企业新技术发布
 (2)会议总结

详细日程>>

[标准网] 今天是2007年10月16日,大家上午好。第二届机械安全标准与装备制造业安全生产国际研讨会的直播工作开始,请点击“更多文字”查看会议最新进展。 [08:56]
[主持人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业标准一部副主任郭辉先生] 各位代表、各位领导、女士们、先生们,为进一步研究和完善机械安全标准体系,加强安全设计及安全生产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装备制造业安全生产,今天,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在这里联合举办“第二届机械安全标准与装备制造业安全生产国际研讨会”。现在我宣布研讨会开始。 [09:31]
[主持人] 我是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业标准一部副主任郭辉,非常荣幸能担任此次大会今天上午的主持人。现在我宣布研讨会正式开幕。 [09:06]
[主持人] 首先,请允许我介绍出席这次会议的有关领导和中外专家。 [09:08]
[主持人]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孙晓康副主任,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政策法规司陈光副司长,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李新亚院长,中国工程院陈蕴博院士,ISO机械安全标委会委员杰哈德.斯泰格尔先生,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业标准一部崔凤喜副巡视员,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政策法规司标准处邬燕云处长,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王德成副院长,全国机械安全标委会主任委员李勤先生,国家工程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李建友主任。
[09:08]
[主持人] 我是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业标准一部副主任郭辉。 [09:08]
[主持人] 今天参加研讨会的还有来自全国各地200多名代表和新闻界的朋友,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大家的到来。
下面请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李新亚院长致辞。
[09:08]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院长 李新亚先生]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早上好!
金秋十月,枫叶香山,层林尽染,在这收获成功的美好季节,我们迎来了第二届机械安全标准与装备制造业安全生产国际研讨会议的召开。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会议的承办单位:向出席会议的各位领导、专家和来宾表示欢迎!对研讨会的胜利召开表示热烈地祝贺!
[13:46]
[李新亚] 新中国的标准化工作起源于五十年代初,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十五”以来,我国的标准化工作得到了国家的进一步重视,标准化工作得到了快速发展。
[09:10]
[李新亚] 为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国家标准委与国家安监总局分别发布了《标准化“十一五”发展规划》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十一五”规划纲要》,并共同主持制定了《全国安全生产2007-2010年标准化发展规划》。规划的实施对于提高我国安全标准的质量、促进安全生产必将起到重要的、积极的作用。
[09:11]
[李新亚] 本次研讨会我们邀请了包括德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和日本等国内外安全生产领域的专家和标准化方面的专家。我们相信,各位专家的报告将展示出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前沿的研究领域,必将给与会嘉宾以全新的理念、视角和崭新的思考空间。 [09:12]
[李新亚] 我们期望,通过与会专家的发言、交流和讨论,向企业、行业和社会各界传递一个共同的心声:中国在由装备制造大国向装备制造强国迈进的过程中,一定要立足本国、放眼世界,汲取国外先进理论和经验,积极采用适合我国国情的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提升我国机械安全标准的水平,保障装备制造业的安全生产。我们坚信: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必将对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安全生产工作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09:13]
[李新亚] 作为会议承办单位的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是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监管的中央直属大型科技企业集团,成立于1956年,1999年由若干个原机械工业部直属院所转制、重组而成。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拥有雄厚的技术服务资源,包括12个国家和部级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7个国家和行业工程研究中心,9个生产力促进中心,挂靠有23个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和10个行业协会秘书处。 [09:14]
[李新亚]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是我国装备制造业中制造技术研究与开发最综合最大的研究院所,她以提升中国装备制造技术水平为己任,是国家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和全国总工会批准的首批国家级“创新型企业试点”单位,现正筹建“先进成形技术与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 [09:15]
[李新亚] 本次国际研讨会得到了我国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国家标准委员会、国家安监总局的相关领导在百忙之中亲临大会,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表示诚挚的感谢!同时也感谢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和各位同仁们对会议的大力支持,感谢会务组为会议提供周到的服务!  [09:17]
[李新亚] Finally,well,I would like to wish all of you have a most rewarding seminar!
 Be healthy and happy! And enjoy the beautiful autumn of Beijing! 
Wish the seminar success! Thank you!
(最后,我想对所有与会人员表达我的良好祝愿!祝你们在会议期间富有收获!身体健康、生活愉快!同时,享受北京美丽的秋天!祝会议圆满成功!谢谢!)
[09:18]
[主持人] 请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孙晓康副主任讲话。 [09:19]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孙晓康先生]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
本次大会是继2005年在杭州成功举办《首届机械安全标准与装备制造业安全生产研讨会》之后的又一次盛会。会议旨在为我国装备制造业构建分享本质安全设计成果和安全生产管理经验的交流平台,使与会者围绕着 “机械安全标准• 促进安全生产• 构建和谐社会”的主题,加强机械安全标准和安全生产法规意识,使危险远离劳动者、减少事故发生;将机械安全标准融于机械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从而设计出本质安全的机械;为装备制造业打造战略核心竞争力,跨越国外技术贸易壁垒,积极走出国门,扩大我国机械产品出口贸易等提供有益的思考、启示和借鉴。感谢大家的光临。
[09:21]
[孙晓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机械安全标准化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近几年来,全国机械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及装备制造业各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不断加大机械安全标准制修订工作力度,加强机械安全标准化研究,积极开展国际交流活动,适应了我国制造业发展的需求。 [09:22]
[孙晓康] 加大机械安全标准制修订力度;启动了全国安全生产2007-2010年机械安全标准化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加强机械安全标准化研究。 [09:23]
[孙晓康] 2005年~2007年制修订机械安全国家标准近20项。2007年,《机械安全 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国家标准是机械安全标准体系中的核心标准,规定了机械产品最基本的安全要求和安全设计方法,反映了欧盟《机械指令》有关基本健康安全要求的内容。《机械安全 双手操纵装置 功能状况及设计原则》国家标准获得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二等奖。 [09:23]
[孙晓康] 机械安全标准现有国家标准280多项、行业标准约150项。其中A类、B类31项 ,强制标准8项 。这些标准全部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实现了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的同步,指导了产品类机械安全标准的制修订。 [09:23]
[孙晓康] 启动了全国安全生产2007-2010年机械安全标准化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2007年4月国家标准委和国家安监总局共同组织编写《全国安全生产2007-2010年标准化发展规划》,规划包括煤矿安全、非煤矿山安全、化学品安全以及机械安全等9个领域, 涉及标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主要目标和范围、需要制定标准的清单、重点研究内容和保障措施,将进一步促进和完善安全生产标准体系。
[09:25]
[孙晓康] 组织开展《建立并完善机械安全标准体系》课题的研究;另外还开展了《机械安全与机械工业生产安全工程》、《机械安全重要技术标准研究》、《机械安全风险评价方法研究》、《出口机械产品的安全要求技术指南》等课题的研究 。 [09:25]
[孙晓康] 标准化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党中央、国务院对标准化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十一五”规划》中有15处对标准化工作提出要求;科技部、质检总局出台了《中国技术标准发展战略》 ,国家标准委出台《标准化“十一五”发展规划》。
[09:28]
[孙晓康] 我们要坚持重点保障原则、坚持自主创新原则、坚持国际化原则。 [09:32]
[孙晓康] 标准化战略分两步走:1、到2010年实现基本建成重点突出、结构合理、适应市场的技术标准体系,使我国标准化工作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2、到2015年实现标准总体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家用电器、能源、汽车等重点领域技术标准的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09:33]
[孙晓康] 今年3月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到“十一五”末消费品安全标准达到2800项,检测方法制修订标准任务1580项,检测方法采标率达到100%。 [09:37]
[孙晓康] 几点工作建议
一、做好机械安全标准化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
“全国安全生产2007-2010年标准化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已启动,机械安全标准是其中子课题之一,要抓紧规划编制的各项组织工作,有步骤、分重点的开展机械安全标准项目的制修订,尽快建立和完善机械安全标准体系。
[09:38]
[孙晓康] 二、加大机械安全领域国际标准化工作力度
参与机械安全的国际标准化工作;加强我国机械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关联度研究;涉及人身健康安全的要求,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国际标准的采标或高于其技术水平;无国际标准的,研究制定国家标准;努力将国家标准提升为国际标准;促进国际贸易。
[09:40]
[主持人] 三、要建立和完善机械安全标准制修订的科学运行机制。 [09:43]
[孙晓康] 四、加强机械安全标准的宣贯是摆在我们面前非常必要和紧迫的任务。 [09:44]
[孙晓康] 各位专家、各位代表,希望我们共同努力、紧密协作,通过标准化的实践,为促进安全生产和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预祝大会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09:45]
[主持人] 请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政策法规司陈光副司长讲话。 [09:45]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陈光先生] 安全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是国泰民安的重要目标,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只有实现了安全生产,职工的生命和健康才有保证,家庭的平安幸福才有保证,人民的安居乐业才能实现,社会的安定和谐才有保障。安全生产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搞好企业安全生产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从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而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既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治国理想,也是治国方略和机制,是目标和过程的统一。 [09:47]
[陈光] 我国装备制造业安全生产现状
装备制造业是工业化国家的主导产业之一,它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其它产业的竞争力。所以提高装备产品的质量、安全性能,提高装备制造业的安全生产,对降低工业综合能耗、提高整个国民经济效益、保证全行业的安全生产、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作用巨大。
[09:48]
[陈光] 我国是发展中大国,工业化进程还没有完成,先进工业化国家普遍经历的从事故多发到逐步稳定、下降的发展周期,我们也会经历。研究表明,安全状况相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呈非对称抛物线函数关系,安全生产状况大致可划分为4个阶段:一是工业化初级阶段,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生产安全事故多发;二是工业化中级阶段,生产安全事故达到高峰并逐步得到控制;三是工业化高级阶段,生产安全事故快速下降;四是后工业化时代,事故稳中有降,死亡人数很少。 [09:48]
[陈光] 日本1948-1960年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300美元增到1420美元,年均增长15.5%,事故也急剧增加,13年间职业事故死亡率增长了146.1%。1961-1968年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420美元增加到5925美元,事故高发势头得到一定控制,但在工业、制造业就业人口仅5000万人左右的情况下,职业事故死亡人数仍在6000人左右的高位波动。1969-1984年进入工业化高级阶段,事故死亡人数大幅度下降到2635人,平均每年减少5.2%。之后,日本进入后工业化时代,事故死亡人数保持平稳下降趋势,2002年为1689人。 [09:49]
[陈光] 英国、德国、法国等工业化国家的安全生产,也都经历了从事故多发,到下降和趋于稳定的过程。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巴西,上世纪60年代以后是其经济快速增长期和调整稳定期,10万人死亡率在经历了20多年的波动后,1992年后开始出现下降趋势 。
[09:50]
[陈光] 安全生产的这种阶段性特点,揭示了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之间的内在联系。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处于快速增长的特定区间时,生产安全事故也相应地较快上升,并在一个时期内处于高位波动状态,我们把这个阶段称为生产安全事故的“易发期”。所谓“易发”,是指潜在的不安全因素较多。这个期间,一方面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生产活动和交通运输规模急剧扩大;另一方面安全法制尚不健全,政府安全监管机制不尽完善,科技和生产力水平较低,企业和公共安全基础仍然比较薄弱,教育与培训相对滞后,这些因素都容易导致事故多发。
各国“易发期”所处的经济发展区间、经历的时间跨度也不尽相同:美国、英国处于人均1000-3000美元之间,时间跨度分别为60年(1900-1960)和70年(1880-1950);战后新兴的工业化国家日本的“易发期”则处于1000-6000美元之间,时间跨度也缩短为26年(1948-1974)。 
[09:51]
[陈光] 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并从体制、机制、规划、投入等方面,采取一系列举措加强安全生产,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装备制造业企业依法依规、履行职责;社会各界关注支持、参与监督。经过努力,安全生产的理论、法律、政策体系得到建立和形成,安全监管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完善,安全生产状况趋于稳定好转。 [09:52]
[陈光] (1)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安全生产法律体系逐步健全完善
装备制造业是指为国民经济各部门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提供技术装备的各制造工业的总称,其产业范围包括机械工业(含航空、航天、船舶和兵器等制造行业)和电子工业中的投资类产品。按国民经济行业划分,其范围包括金属制造业、普通机械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等。
[09:53]
[陈光] 目前我国已制定发布了一系列与装备制造业有关的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行政法规,如《安全生产法》、《劳动法》、《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另外 ,各地制定出台了一批地方性法规规章,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及国务院有关部门还制定了一系列有关安全生产的部门规章,如《安全生产违法行政处罚办法》等。与此同时,企业建章立制工作也有很大进展,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工作,基本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09:53]
[陈光] (2)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安全生产政策体系趋于形成
2005年底,鉴于安全生产领域存在的种种历史和现实问题,国务院第116次常务会议提出采取果断措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实现治本的“十二条治本之策”,在安全规划、行业管理、安全投入、科技进步、宏观调控、教育培训、安全立法、激励约束考核、企业主体责任、事故责任追究、社会监督参与、监管和应急体制等方面,采取有利于安全生产的对策措施,综合运用法律、经济、科技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抓紧解决影响制约安全生产的各种历史性、深层次问题,建立长效机制。
[09:54]
[陈光] (3)影响安全生产的诸多深层次问题尚未解决 [09:56]
[陈光] 我国装备制造业安全生产发展趋势
2004年初国务院作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明确了我国安全生产的中长期奋斗目标:第一阶段:到2007年即本届政府任期内,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安全监管体系,全国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重点行业和领域事故多发状况得到扭转,工矿企业事故死亡人数、煤矿百万吨死亡率、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等指标均有一定幅度的下降。第二阶段:到2010年即“十一五”规划完成之际,初步形成规范完善的安全生产法治秩序,全国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和死亡人数有较大幅度的下降。第三阶段:到2020年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实现全国安全生产状况的根本性好转,亿元国内生产总值事故死亡率、十万人事故死亡率等指标,达到或接近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09:56]
[陈光] 目前,我国工业总体装备水平比世界发达国家落后15~20年,大多数装备工业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还处于20世纪60~70年代的水平。在制造技术方面,我国装备工业整体制造水平仍处于机械化为主的阶段,设计手段落后,工艺装备水平低。由于装备水平低,生产加工设备本质安全水平低,给安全生产带来一定隐患。 [09:58]
[陈光] 当前装备制造业安全生产工作既面临着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市场需求旺盛、企业超产冲动强烈、基础仍然比较薄弱等严峻挑战,同时有利因素也很多。一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以“安全发展”为核心的安全生产理论体系和安全生产政策措施体系初步形成。二是随着宏观调控的加强,经济增长质量将进一步提高,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能源消耗上升将得到有效控制,安全生产的环境将进一步改善。三是全党全社会高度关注,形成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地方党委、政府和各部门高度重视,形成了强大合力。四是企业安全生产自觉性不断得到增强,多项经济政策逐步落实,带动企业安全技术改造。 [09:58]
[陈光] 加强装备制造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对策措施
最近几年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一年。要在抓落实上继续狠下功夫,把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关于安全生产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在安全生产工作上已经做出的决策部署,已经明确的方针原则,已经出台的政策措施,真正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09:59]
[陈光] 1、采取有力措施,推动政府行政首长和企业法定代表人两个负责制落实到位两个主体、两个负责制相辅相成,共同构成现阶段我国安全生产工作基本责任制度。两个主体能否强化,两个负责制能否落实到位,直接决定着一个地方或单位安全生产的实际成效。从政府的角度讲,各级政府是本行政区域内各类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主体,政府主要领导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从企业的角度来说,直接掌握生产经营决策权的法定代表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必须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负总责。 [09:59]
[陈光] 2、坚持依法治安、重典治乱,建立规范完善的安全生产法治秩序
在法律的贯彻执行上要从严,维护政府安全生产工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另外,还要把安全标准作为安全生产法制建设的重要环节来抓。
[10:01]
[陈光] 3、实施科技兴安战略,用科技创新引领和支撑安全发展。一是加快安全科技重大项目、重点课题研究攻关;二是研发集成先进技术装备,为隐患治理和安全技术改造提供技术支撑;三是加强教育、培训。 [10:02]
[陈光] 4、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促进安全生产和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认真抓好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全面落实;强化基层、基础工作,努力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综合运用经济政策、法律法规、科技进步和必要的行政措施,推动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等要素落实到位,做到标本兼治、重在治本。 [10:03]
[陈光] 安全生产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努力控制和减少事故发生。事故的发生,本身就是违背了自然规律和科学规律。构建和谐社会,安全生产工作是基础、是保障、是重要内容,希望全社会都关爱生命,关注安全,重视和支持安全生产工作,让我们为振兴我国的装备制造业、构建和谐社会共同努力。
谢谢大家!
[10:05]
[主持人] 请各位领导及会议代表到宾馆门口前集体合影留念。 [10:06]
[主持人] 现在报告会开始,请全国机械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李勤先生作报告。李勤先生长期从事标准化工作,1994年开始从事机械安全标准化及安全认证和安全生产的科研工作;负责组织和起草了国家标准200多项。
他报告的题目是《国内外机械安全标准化发展现状及展望》,大家欢迎!
[10:44]
[全国机械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李勤先生] 大家知道,安全是人们最重要、最基本的生产需求,也是其生命与健康的基本保证,一切生活和生产活动都源于生命与健康的存在。在机械装备制造业,机械安全问题依然突出,由机械所产生的各类事故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很大危害。 [10:46]
[李勤] 据不完全统计, 2006年全年,我国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气瓶、电梯、起重机械等特种设备,共发生严重以上的事故300起左右,死亡和受伤人员约700人,直接经济损失约3500万元。这些血的教训和经济损失告诉我们,发展生产一定要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与各种机械打交道,因此机械安全是安全生产的重要方面。 [10:47]
[李勤] 实现安全生产的方法很多,但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将安全理念深入人心,将安全措施贯穿于机械产品的整个寿命周期之中。而机械安全标准的产生,则是对机械产品整个寿命周期需求的规范和统一。尤其在工业化大生产中,机械安全标准化所发挥的作用则越来越大,它不仅规范了机械产品的规格、性能和质量等技术信息,而且也规范了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因此,研究机械安全标准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展望未来的迫切任务和发展前景,对于推进我国机械安全标准化工作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0:47]
[李勤] 欧盟机械安全标准现状
为了建立和完善欧洲统一大市场,欧共体(现为欧盟)于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就技术立法和标准化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其中影响最大的是1985 年颁布实施的《技术协调与标准化新方法》决议。该决议明确规定,在欧共体技术立法文件中,只规定产品投放市场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而满足这些基本要求的技术标准,则委托两个欧洲标准化机构(CEN-欧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ENELEC-欧洲电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制定“协调标准”,从而使欧洲标准成为支持技术立法、消除贸易技术壁垒的重要工具。
[10:47]
[李勤] 据此,欧盟于1985年之后陆续建立了40余个与安全相关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包括电气、液压、振动、声学、电磁兼容、人类工效学、火灾与爆炸等领域。其中CEN/TC 114负责制定机械安全A、B类标准。到目前为止,CEN完成及已列入计划项目的A、B类标准达150余项,C类标准达600余项。其中CEN/TC 114 发布的标准47项,正在起草和修订的标准39项。这些标准中,大部分都在机械指令的协调标准目录以内,并且每两年发布一次公告。 [10:47]
[李勤] 据此,欧盟于1985年之后陆续建立了40余个与安全相关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包括电气、液压、振动、声学、电磁兼容、人类工效学、火灾与爆炸等领域。其中CEN/TC 114负责制定机械安全A、B类标准。到目前为止,CEN完成及已列入计划项目的A、B类标准达150余项,C类标准达600余项。其中CEN/TC 114 发布的标准47项,正在起草和修订的标准39项。这些标准中,大部分都在机械指令的协调标准目录以内,并且每两年发布一次公告。 [10:47]
[李勤] ISO机械安全标准现状
作为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认为制定国际标准的首要目的,就是通过消除技术壁垒促进国际贸易及相关服务。ISO在其“标准化发展战略(2002-2004)”中提出的目标之一,就是“鼓励和促进国际标准的采用,以帮助协调技术法规和减少可能产生的贸易技术壁垒”。因此,研究国际组织对机械产品的安全标准,就是了解、运用各个国家就该问题在世界范围内达成的应该遵守的协议和准则。
[10:47]
[李勤] ISO机械安全技术委员会(TC199)成立于1991 年,在其发展前期,与欧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具有紧密的联系与合作,以欧洲标准为基础并转化为ISO标准,以消除国际间机械产品可能由于安全问题产生的贸易技术壁垒。到目前为止,在ISO标准中属于机械安全的标准有240 余项。除TC199 的机械安全标准外,还涉及TC23拖拉机和农林机械、TC39 机床、TC72 纺织机械、TC86 制冷和空调器、TC92 防火安全设施、TC96 起重机、TC101 连续机械搬运设备、TC108 机械振动和冲击、TC110 工业车辆、TC117工业风机、TC118 压缩风动机械、TC127 挖掘机械、TC130 印刷技术、TC148 缝纫机、TC159 人类工效学、 TC184 工业自动化、TC192 燃气轮机、TC214 升降台等方面的标准。其中ISO/TC 199已制定完成机械安全标准30余项,目前正在制修订的标准有8项。 [10:47]
[李勤] 国内发展现状
(1)机械安全标准体系
经过不断修改和完善,我国机械安全标准体系的结构及其相互关系的体系,准确全面地涵盖了机械安全标准领域以及已制修订的标准和预计制修订的标准,并具有相当的可扩展性。它指明了机械安全标准的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为我国开展机械安全标准的研究指明了方向,也为我国机械安全标准化工作与国际接轨、实质参与国际标准的标准化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体系不仅反映了机械安全标准的层次关系,而且也列出了全国机械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已制修订完成的国家标准及在近期内需要制修订和转化的标准。截至2007年8月,全国机械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已制修订完成国家标准34项,近期需要转化制定的国家标准23项,另有11项标准需要修订。
[10:48]
[李勤] (2)机械安全标准现状
全国机械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08),现已制定了30余项机械安全基础标准及通用标准(即A、B类标准)。据初步统计,截止2006年底,我国国家标准中属于机械安全大类的国家标准约有300余项,其中A类标准为4项,B类标准80余项,C类标准200余项。
除国家标准外,我国机械安全的行业标准约有170余项 ,主要来自机械行业,其他行业如农业、林业等行业也有少量的机械安全标准。按照其标准的性质来看,都应属于C类标准。
[10:49]
[李勤] 机械安全标准的作用:提供了全新的安全设计理念;提高了机械产品的安全性;促进了国际贸易。 [10:49]
[李勤] 机械安全标准化工作的发展趋势
1、机械安全工作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2、机械安全标准化的前景日益广阔;
3、机械安全标准趋向于国际标准的统一性;
4、机械安全标准不断向产品的整个寿命周期延伸;
5、安全标准与安全生产的结合更加密切。
[10:49]
[李勤] 机械安全标准化工作展望
机械安全标准化工作在未来的装备制造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十一五”期间,需要重点开展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0:49]
[李勤] 加强机械安全标准体系的研究
机械安全标准体系,是全面开展机械装备制造业安全标准的基本框架和工作基础。应该按照完整性、可扩展性、层次性、协调性和先进性的原则开展研究,其研究重点为:一是系统分析机械安全标准体系中各个环节的相互关系,提出完整的安全标准体系,包括现有的、应有的和预计发展的机械安全国家标准。二是标准体系充分考虑机械安全标准的进一步发展,为将来增加新的标准留有余地,对于尚未成熟的标准也应给出相应的位置。三是标准体系充分反映出标准适用的范围,适用范围大的标准处于标准体系的顶端,反之处于较低层次,具体的个性标准处于最低层次。四是标准体系中的子体系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子体系间既有边界,也有交叉,相互协调。五是标准体系应该能够适应现代机械安全标准的市场需求,并能指导机械安全标准化的发展方向。
[10:50]
[李勤] 鉴于以上基本要求,我国需要开展有关机械安全标准体系的研究内容包括:
(1)开展机械安全技术法规的研究,分析和对比我国现有法规、标准的现状以及与欧美等工业发达国家存在的差异;
(2)提出建立我国机械安全技术法规的可行性、基础平台和构成框架;
(3)研究国内外对机械产品就安全性的市场准入要求以及安全性评价程序和认证制度;
(4)研究机械安全标准与机械安全技术法规的协调关系和满足程度;
(5)研究在机械安全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框架下的机械安全标准内容的构成和标准体系。
[10:52]
[李勤] 积极开展机械安全标准的预研工作
我国机械安全标准中,其A、B类标准大都是等效采用的ISO标准和EN标准,没有结合我国国情以及相应产品进行试验、研究、跟踪、比较、评估等工作,推广和宣贯工作也比较薄弱,导致企业对有些标准的适用性产生较大的疑问并难以实施,其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及时开展标准预研工作造成的。因此,开展标准预研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为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的预研成果,而且还可解决标准中的关键技术难题。
[10:52]
[李勤] “十一五”期间,机械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将从以下几方面开展标准预研工作:
(1)结合生产急需,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设立专项标准前期研究项目,发挥标准化专业队伍、生产单位和科研院所的技术优势,做好机械安全标准的前期研究工作;
(2)在风险分析、调查研究和试验验证基础上,对机械安全的设计理论和安全防护进行有效跟踪、试验、比较,经过验证后最终确定标准;
(3)对比研究发达国家的机械安全标准,通过研究将一些发达国家的研究成果用于我国机械安全标准的制修订中,这样既可以节约有限的资源,又能提高机械安全标准技术水平。同时还可以吸收发达国家制定标准的先进经验; 
(4)研究标准中规定的安全指标、产品质量指标等技术内容,保证机械安全标准的技术内容具有先进性、前瞻性和科学性。
[10:53]
[李勤] 加大机械安全标准宣贯和培训的工作力度
加强标准的宣贯和培训,强化机械安全标准的实施,大力普及机械安全标准知识,是发挥标准作用的重要体现。通过开展各种类型的标准宣贯和标准化知识培训,使相关企业提高标准化意识和安全质量意识,引导企业提高执行标准的自觉性,促进企业的标准化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10:53]
[李勤] 宣贯和培训的重点工作如下:
(1)做好宣贯和培训的策划,根据不同对象,确定不同的宣贯、培训需求和目标,选择适宜的宣贯和培训方法或媒介。每次宣贯和培训结束后,对宣贯和培训效果进行评价,以便于不断改进或提高;
(2)加强与各专业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机械产品生产企业的联系,以多种形式及时向他们通报机械安全标准的制修订情况;根据新标准的制修订情况,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和生产管理人员的培训,在培训时针对生产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取得共识,以利于标准的贯彻落实;
(3)机械安全标准的应用过程中,由于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具有时效性,不可能进行随机修改,这就要求我们重视反馈意见的收集。可以利用集中培训听取意见,定期向采标单位和企业发出征求意见函件,或通过网上收集反馈意见。对收集的意见分门别类登记存档,建立一种行之有效的机械安全标准反馈意见收集机制,为标准的修订提供科学依据。
[10:53]
[主持人] 下一位报告专家为:中原工学院安全及环保技术研究中心王新泉主任。王新泉先生是全国机械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安全科学技术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他的报告题目是《安全生产•安全标准•和谐社会》,大家欢迎!
[10:56]
[中原工学院安全及环保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王新泉先生] 一切生活、生产活动都源于生命的存在,是人民生命与健康的基本保障。而安全生产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反映,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也是各级政府政府履行市场监管和社会管理职能的基本任务,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安全生产工作的内涵发生了重大变化,它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全过程中,成为一个复杂多变的社会问题。 [11:04]
[王新泉] 安全问题不仅对生命个体非常重要,而且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安全发展”的重要战略理念,安全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安全?生命?稳定?发展”是一个良性循环,而安全标准不完备是影响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加强安全标准的建设也是解开安全生产难题的钥匙之一。 [11:05]
[王新泉] 安全生产形势要求加强安全标准建设
近一个时期以来,我国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各类伤亡事故屡屡发生,致使企业生产停顿、甚至破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毅中曾经说:“当前全国安全生产的基本特征表现为总体稳定、趋于好转的发展趋势与依然严峻的现状并存,所以要慎言成绩,多讲差距,决不可轻言好转。”但人们在探讨安全生产形势的时候,往往忽略了安全标准方面的原因。孰不知“标准使生产更安全”,如果没有标准,安全防范措施是不可能落实的。
[11:05]
[王新泉] 安全标准是保障生产安全的基石
安全是科学,安全生产有其自身的规律性。搞好安全生产需要树立安全是科学的理念,研究、掌握安全生产的规律性。
[11:05]
[王新泉] 安全科学是防止事故的科学,安全科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事故。事故是人(个人或集体)在实现某种意图而进行的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违反人的意志的、迫使活动暂时或永久停止的事件。事故会带来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污染等后果,它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出乎人们意料的意外事件。事故发生后其后果如何是不可预料的。 [11:05]
[王新泉] 由于事故发生的随机性质,使得我们必须采用与研究一般的必然性问题不同的研究方法。到目前为止,我们基本上是在事故中学习事故,即根据已经发生的事故探究事故发生原因,寻找其发生的规律性和预防途径。由于事故发生的不确定性,因此不重复性和事故后残留的信息有限,使得我们认识事故原因、弄清其发生的规律成为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我们无法准确地预测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人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故,所以预防事故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11:06]
[王新泉] 研究随机现象需要借助概率统计的数学方法。事故,特别是伤亡事故的发生概率极小,相应地,事故发生的平均间隔时间较长。根据H.W.Heinreich的“工业安全公理”,越是后果严重的事故其发生概率越小,其发生的平均间隔时间越长。需要相当数量的样本才能找出其中的规律性。因此,安全生产工作的效果不容易立即被观察到,往往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观察才能做出结论。另一方面,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事故发生概率很高,而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的改变需要长时间的工作,所以安全生产工作效果的显现出滞后性。 [11:06]
[王新泉] 安全生产领域里亟待解决的安全科技问题虽然很多。但大致可概括为五个方面:
⑴学科建设;⑵预防事故的基础理论研究;⑶事故预警、预警干预和事故应急救援方面的理论与工程技术方法的研究;⑷安全工程设施、设备、材料和检测检验、监视监控仪器仪表及防护用品的研制开发。⑸构建并完善科学完善的安全生产标准支撑体系,进行安全生产标准体系研究,制(修)订事故多发行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管理标准、技术标准、检测检验标准和安全生产监督监察的行政执法标准等,以保障生产安全。
[11:06]
[王新泉] 安全标准是保障生产安全的基石
实践表明,事故与安全生产系统的标准化程度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我国安全生产领域标准化水平较低,从政府监督管理、安全法制建设、安全技术装备保障、安全信息保障、安全投入保障、人力资源保障、事故应急救援、安全生产评估认证等方面标准化程度,均不能适应安全生产的需要,安全保障程度差,存在着大量的事故隐患。而且企业对安全生产标准化认识不高,他们错误地认为“标准化是花架子,是为了应付检查,只能影响生产,影响效益,是劳民伤财的事。”这种错误的观念影响了很多人,也影响了很长时间。标准化意识非常淡薄,甚至不知道什么是标准。
[11:08]
[王新泉] 因此,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构建安全生产标准支撑体系,并开展安全生产标准体系研究,建立健全科学完备的安全生产标准体系是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和保障生产安全的基础性工作,它不仅能够促使生产经营单位严格执行标准,达到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而且可以强化政府对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这对提高我国安全生产整体水平,预防和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尽快扭转我国安全生产被动局面是十分必要的。 [11:09]
[王新泉] 安全标准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技术支撑
以人为本是安全生产的核心理念
自工业革命以来,几乎生产技术的每一项进步都给劳动者带来了新的事故危险性,所以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生命健康是劳动者应该得到的基本权益。广义的劳动保护是指对劳动者各方面合法权益的保护,通常称为劳动者保护;狭义的劳动保护仅指对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的保护,又称劳动安全卫生或职业安全卫生。在劳动者利益的总体结构中,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居于首要位置,保护人的生命健康是安全生产的首要任务。
[11:18]
[王新泉]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上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并提出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要求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胡锦涛总书记特别强调“群众利益无小事”、“要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关心、爱护。 [11:18]
[王新泉] 安全生产的基本任务是防止事故,避免或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人的生命健康涉及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受到尊重、受到保护。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更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以人为本在安全生产领域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树立“生命至尊”的观念,即把人的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的观念,尊重人的生命、爱护人的健康。 [11:18]
[王新泉] 执行安全标准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随着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的应用,工业产品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产品越来越复杂,其中的不安全因素导致事故的危险性也越来越高。如果不能有效地消除和控制产品中的不安全因素,则用户在使用产品时可能发生事故而遭受伤害。到20世纪70年代国外已关注到产品安全问题,增加了安全工作的任务,要保护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消费者的生命健康。企业的安全责任从生产过程安全扩展到了产品安全。
[11:19]
[王新泉] 如果生产经营单位的员工都具备标准化意识与作业行为规范,生产技术装备标准化,各类物品处于标准化状态,同时安全管理标准化,且整体有较高的标准化水平,这样就强化了单位安全生产的基础,就能保障生产安全。 [11:20]
[王新泉] 安全标准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技术支撑
安全为了人,生产也是为了人的生存需要,但是生存是以生命为基础的,失去了生命或健康,生存质量就大打折扣。安全生产就是要求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自始至终是安全的。但事故又是不可能完全杜绝的,而且生产安全事故多半具有突发性、紧迫性、灾难性和社会性等特点。
[11:20]
[王新泉] 实践证明,事故发生频率和所造成的损失与安全生产技术装备保障系统是否完备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在安全生产中普遍存在着技术装备水平低,安全保障程度差,存在大量事故隐患。通过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技术装备保障的系统,从政府监督管理、安全法制建设、安全技术装备保障、安全信息保障、安全投入保障、人力资源保障、事故应急救援、安全生产评估认证等方面适应安全生产的需要,为安全生产提供全方位服务和保障。这就要求安全生产技术装备保障系统必须标准化、规范化。 [11:21]
[王新泉]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只有依靠标准才能创造本质安全化的作业条件和作业环境,才能建立完善的、标准化的安全生产技术装备保障系统。安全标准是实现生产系统本质安全、遏制重大事故的决定性措施,同时也为安全生产提供了支持和保障,它可以强化政府对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预防和减少各类伤亡事故。这对提高我国安全生产整体水平是十分必要的,对尽快扭转我国安全生产被动局面更具有重要的意义。 [11:24]
[王新泉] 应由政府组织进行安全生产标准体系研究,实施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标准系统,加强对事故多发行业的管理标准、技术标准、检测检验标准以及安全生产监督监察的行政执法标准的制修订,加强安全生产标准的执法检查,促使生产经营单位严格执行标准,达到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保障生产安全是国际通行的做法,特别是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安全生产标准的建设,其制约机制健全、体系完善,为保障安全生产起到了重要作用。 [11:24]
[王新泉] 我国进入WTO后,原有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中制约、支持、保障机制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为了促进安全生产,必须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做法,建立健全科学完备的安全生产标准体系。这是安全生产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对建立长期有效的安全生产机制,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保障体系,建设安全生产技术装备保障系统,具有巨大推动作用并产生深远影响。 [11:25]
[王新泉] 结束语
·安全之重重于山,生命之大大于天。
·事故不难防,重在守规章。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安全标准是实现本质安全的基石。
·让标准成为习惯。
·强化人的标准化意识,做好物的标准化状态,创造安全化的作业条件和作业环境,做好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标准化技术装备。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11:25]
[主持人] 下一位报告专家为:德国VDMA的杰哈德.斯泰格尔(Gerhard Steiger)先生。斯泰格尔先生现任VDMA标准化常务董事(Managing Director),德国标准化协会(DIN)机械工程标委会常务董事,ISO/TC 199“机械安全技术委员会”委员。
他的报告题目是《新版欧盟机械指令2006/42/EC及其对机械行业和标准化工作的影响》,大家欢迎!
[11:29]
[德国VDMA标准化常务董事杰哈德.斯泰格尔先生]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中午好。很高兴今天能来到这里为大家介绍2006/42/EC的主要变化。 [11:32]
[杰哈德.斯泰格尔] 新的机械指令2006/42/EC 2006年5月17日通过,2006年6月9日在欧盟的官方刊物上发表,2006年6月29日生效,在成员国执行直至2008年6月29日,从2009年12月29日起应用。需要注意的是,该指令无过渡期,唯一例外的是:对于便携式的弹筒式操作的固定机器和其它冲击机器,过渡期至2011年6月29日。 [11:32]
[杰哈德.斯泰格尔] 新的机械指令的范围现在包括:机器,可互换的设备,安全元件;起重附件,链条,绳子和带子(包含在98/37/EC附件I中);可拆卸的机械传动装置(新);弹筒式操作的固定装置(新);建筑场所的升降机(新);部分完成的机器(新)。 [11:33]
[杰哈德.斯泰格尔] 新的机械指令的范围不包括以下部分:安全元件,如果用作备件的话;为研究目的而特殊设计并制造的机器(供实验室临时使用);拖拉机,只是不包括2003/37/EC标准中所涵盖的风险;高压电动设备(开关设备和控制装置,变压器);排除的电动和电子产品的目录(只包含在 2006/95/EC低压标准中):家用电器、音频和视频器材、信息技术设备普通办公机器、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装置、电机;对于升降机指令(95/16/EC)的界限的调整,速度低于0,15 m/s的升降机不包括在升降机指令中,而只由2006/42/EC所涵盖。 [11:36]
[杰哈德.斯泰格尔] 通过标准化涵盖了2006/42/EC的新的范围
用于建筑场所升降机的EN 12159:2000需根据2006/42/EC的基本要求进行评估;重新使用CEN/TC 213 “弹筒式操作的手提工具——安全性”;CEN/TC 10 “升降机、自动扶梯和移动行走”需对有关标准进行正式修改以适应机械指令和升降机指令之间的新的分界;创建新的CEN/TC “用于人员运输的骑乘式非公路交通工具”(例如: 迷你摩托车)。
[11:39]
[杰哈德.斯泰格尔] 2006/42/EC的范围与低压指令(2006/95/EC)的区别—— 只有少数  电动机器仍旧排除在新的机械指令之外:
·CENELEC所发展的一些标准必须重新检查其分类;
·归入机械指令的标准,必须评估其是否遵守了2006/42/EC的基本要求。
[11:40]
[杰哈德.斯泰格尔] 关于基本要求(ESRs)的主要变化
第1章 附件I:“通用”基本安全要求
1.1.2 安全性集成的原理:考虑对“机器的寿命周期”作更明确的解释。
1.2.1 控制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结合以前的ESR 1.2.1和1.2.7;新的要求:
正常可预见的人为过失不可导致危险情况 
机器的参数不可以失控的方式改变
控制系统的安全元件的应用必须具有一致性
对于无线控制,没有收到控制信号(包括通讯中断)时必须引发自动停止
[11:44]
[杰哈德.斯泰格尔] 1.4 防护装置的必要特性
1.4.1 一般要求:新的要求:
防护装置必须安全地保持在位置上(以前适用于固定防护装置的  基本安全要求1.4.2.1现在成为一般要求)
如可能,防护装置必须防护喷出或落下的物质和物体
如可能,防护装置必须防护机器所散发出的物质
1.4.2.1 固定的防护装置:新的要求:
“拆下防护装置后,其固定系统必须保持连接在防护装置上或机器上。”
[11:44]
[杰哈德.斯泰格尔] 1.7.3 机器的标识:新的要求:
“… 制造商及其授权代表(欧盟内)(如果适用)”
“机器的名称”
1.7.4.2 说明书的内容:新的要求:
d), i), l) m) 和 o)包含了 EN ISO 12100-2的 6.5 中新的要求
q)“… 发生事故或故障时应采用的操作方法;…”
t)“备件的规格 … 如果它们影响到健康和安全 …”
u) 声能辐射水平的限值从85降至80 dB(A);在标示声音辐射值时必须说明这些数值的不确定性
v) 要求提供有关非电离辐射的信息(如果适用)
[11:45]
[杰哈德.斯泰格尔] 第2章 附件I:机器的特定类型的补充基本安全要求 
2.2 便携式手提机器和/或手引机器
2.2.1 一般:新的要求:
手把的设计必须实现直接起动和停止
2.2.1.1 说明书:新的要求:
需标示的手-臂振动值变为“振动总值”(3轴测量的向量之和)
必须说明这个数值的不确定性;
2.2.2 便携式固定机器和其它冲击机器:新的基本要求为便携式固定机器和其它冲击机器规定了附加的通用要求,为弹筒式操作的便携式固定机器和其它冲击机器规定了特殊要求。
[11:47]
[杰哈德.斯泰格尔] 第3章 附件I:对于由灵活性所造成的胶印危险的补充基本要求
3.2.2 座位:对于约束系统的要求现在适用于所有带有保护系统(ROPS; FOPS, TOPS)的机器;如果这个系统“增加了风险”,则不作要求。
3.6.3 说明书
3.6.3.1 振动,新的要求:
需标示的手-臂振动值变为“振动总值”(3轴测量的向量之和);
需标示的全身振动值变为“负荷加速度的最大方均根值”;
必须说明这些数值的不确定性。
[11:50]
[杰哈德.斯泰格尔] 第4章 附件I:对于由起重操作所造成的胶印危险的补充基本要求
4.1.2.8 机器专用的固定平台:对建筑用升降机和低速起重机的新的要求:
4.1.2.8.1 运载装置的运动
4.1.2.8.2 接近运载装置
4.1.2.8.3 接触移动的运载装置所产生的风险
4.1.2.8.4 负载从运载装置上坠落所产生的风险
4.1.2.8.5 平台
4.4 说明书
4.4.1 起重附件:新的要求:
“所使用的静态测试系数”
4.4.2 起重机:符合ESR 4.3.3新的要求:
“如果适当 … 记录有静态和动态测试的检验报告 …”
[11:51]
[杰哈德.斯泰格尔] 第6章 附件I:对于具有人员升降特殊危险的机器的补充基本要求
6.4 机器专用的固定平台:新的基本要求
6.4.1 在运载装置中或运载装置上的人员风险:新的要求:
防止人员与固定的或移动的物体接触
防止运载装置失控的向上或向下运动的措施和装置
防止停止动作中的有害的减速
6.4.2 平台控制:新的要求:
“运载装置中的控制装置正在操作时或运载装置不在平台上时,除紧急功能之外的平台控制不应引发运动。”
6.4.3 接近运载装置:新的要求:
“平台和运载装置上的防护装置必须保证货物和人员从/向运载装置的安全传送。”
[11:52]
[杰哈德.斯泰格尔] 适应新的基本要求——工业的实践条件
由制造商所进行的单个产品的适配工作量取决于涉及特定产品的新的/经过修改的基本要求量。
欧洲委员会声明:“2006/42/EC的新的/经过修改的基本要求与当前机器标准98/37/EC的基本要求相协调!”。
·因此制造商可在2006/42/EC的应用日期(2009年12月29日)之前调整产品使其适应于该指令的基本要求;
·在2009年12月29日之前不允许正式应用2006/42/EC!
[11:53]
[杰哈德.斯泰格尔] 现有的经过调整的欧洲标准对新的基本要求的适配
(1)调整超过600个支持98/37/EC的欧洲标准(空前的任务)。
(2)CEN的43个技术委员会(包括250多个工作小组,约4000专家)和 CENELEC的一些技术委员会参与了这项工作。
(3)技术委员会管理这项工作所获得的支持:
·官方支持文件清晰地描述了基本要求从98/37/EC到2006/42/EC 的变化(与欧洲委员会合作制作);
·CEN/BT/WG 195的指导文件解释了3种可利用的适配途径并包括有关管理程序的其它重要提示。
(4)保证整套安全标准的一致性(A+B型标准的直接适配,尤其是EN ISO 12100 和EN 953)。
[11:57]
[杰哈德.斯泰格尔] 是否符合标准的评价程序
评价程序的哲学原则上得到了保持!对于机器,未列入附件IV“危险的机器”的当前程序“对制造的内部检查(附件VIII)”没有改变。对于机器,适用列入附件IV中的以下规则:
(1)如果制造符合经过调整的标准:对制造的内部检查(附件VIII)新!;EC式的检查(附件IX);完全质量担保(附件X)新!
(2)如果制造不符合经过调整的标准:EC式的检查(附件IX);完全质量担保(附件X)新! 
[12:05]
[杰哈德.斯泰格尔] 关于评价程序的主要变化
附件II “声明”
附件II A “机器符合标准的欧共体声明”
被授权编写技术文件的人员的姓名和地址,该人员必须定居在欧盟境内(对于非欧盟制造商是一个挑战);
附件II B “部分完成的机器的公司声明” 与
附件VI “部分完成的机器的装配说明书” 新!
列出所有适用的以及实现的基本要求
有明确义务将部分完成的机器的有关信息传递给有关机构
[12:05]
[杰哈德.斯泰格尔] 附件II “声明” 
附件II B “部分完成的机器的公司声明” 与
附件VI “部分完成的机器的装配说明书” 新!
有声明日期
有义务将原始的公司声明保存10年
有义务将其翻译成使用方国家的语言
有义务以使用方国家的语言提供安全装配说明书
[12:06]
[杰哈德.斯泰格尔] 附件IV “危险的机器”
删除:
    ·地下用的内燃机
    ·制造烟火的机器
增加:
    ·便携式弹筒式操作的固定机器和其它冲击机器
改进的定义:
    ·用于探测人员存在的保护装置
    ·保证安全功能的逻辑单元
[12:09]
[杰哈德.斯泰格尔] 附件IX “EC式的检查”
关于证书有效期的责任:
·被通知方有义务保证证书持续有效
·制造商必须每5年索取有效性的修订本
·有可能继续延期5年
制造商和被通知方有义务将证书、技术文件和有关文件保存15年(矛盾),技术文件只保存10年——在即将制订的指导方针中有待澄清
[12:10]
[杰哈德.斯泰格尔] 使用经过调整的欧洲标准——评价程序
·工业正在广泛使用经过调整的欧洲标准(在欧盟的官方文件中引用)该标准提供符合98/37/EC的条件 
·向涉及2006/42/EC的工业提供这个机会,现有的经过调整的标准也需要“正式”适配2006/42/EC:所有现存的参照条目适配2006/42/EC附件I中经过部分修改的基本要求的编号(例如:在重大危险的目录中);增加附件Z... 正确声明单个经过调整的欧洲标准所提供的符合2006/42/EC的条件。
[12:11]
[杰哈德.斯泰格尔] 结论
·2006/42/EC 无过渡期的强制应用日期(2009年12月29日)对工业和标准化产生了一定的时间压力。
·对于工业最重要的挑战是:正式处理从98/37/EC到2006/42/EC(2009年12月28日至29日)的管理变化,鉴于常常是复杂的分配系统;通过即将制订的2006/42/EC的指导方针(目前正在准备)澄清有疑义的新的要求?及时获得经过调整的欧洲标准?
·标准化机构及时提供经过调整的欧洲标准的最大挑战:大量现有的标准需适配2006/42/EC;激活待用的技术委员会和工作小组;技术委员会的技术专家人数下降。
[12:13]
[杰哈德.斯泰格尔] 感谢您的关注! [12:16]
[标准网] 杰哈德.斯泰格尔先生解答了与会代表提出的有关问题。 [12:18]
[标准网] 标准网对本次大会的直播到此结束,感谢您的关注。
欢迎您继续关注我们对本次大会的后续报道。
[12:20]
友情链接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全国机械安全标委会 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
国家工程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国家机床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中联认证中心 中汽认证中心 全国锻压机械标委会
全国矿山机械标委会 全国工业机械电气系统标委会 科技日报 机械工业标准化与质量 更多链接
本站简介 - 联系方式 - 意见与建议 - 设置首页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4 standardc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浏览分辨率: XGA(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