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行业动态   标准公告   工作平台   组织机构   标准计划   信息查询   专题栏目   文章精选   标准书市   相关产品   会议直播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购买标准资料
咨询服务

您的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热点新闻 -> 正文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行业标准化工作
来源:     日期:2004/12/17 16:36:52
 

国家发展改革委行业标准化工作会议
会    议    文    件    之    一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行业标准化工作

——在国家发改委行业标准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国家发改委工业司副司长  熊必琳
二OO四年十二月十六日

    同志们:

    国家发展改革委行业标准化工作会议今天开幕了。这次会议是发改委成立以来第一次规模比较大的行业标准化工作会,参加会议的人员有行业协会(联合会)负责标准化工作的领导,标准处处长,有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有关标准归口院所及企业的代表等85人。财政部、建设部、国家标准委对我们这次会非常重视,有关领导亲自莅临会议,这是对行业标准化工作的最大支持。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总结行业标准化工作、交流工作经验和取得的成效,大力推进行业标准化发展与改革;讨论《行业标准制定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和《关于“十一五”行业标准化发展规划的编制要求(征求意见稿)》等规范性文件,探讨加快行业标准化发展和改革的对策措施,部署行业标准化工作任务和重点。会议还专门安排了行业标准网开通仪式,这也是我们实现标准化管理工作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提高效率和实现资源共享迈出的第一步。今后标准网是我委开展行业标准化工作、做好服务的一个平台。下面我谈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我委成立以来行业标准化工作的简要回顾

    自2003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成立以来,根据国务院“三定”方案的要求,我委负责指导行业技术法规和行业标准的拟订工作,包括工程建设方面的行业标准。这些行业主要包括:轻工、纺织、冶金、有色、石油、石化、化工、建材、机械、汽车、锅炉压力容器、电力、煤炭、包装、制药装备、黄金、稀土、物流和商业等19个行业。目前19个行业有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63个,行业分技术委员会31个;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160个,全国分技术委员会229个;标准归口研究院所22个;这些单位分别承担着我委负责的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及技术咨询服务任务。

    按照十六大提出的 “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的要求,我们本着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的工作原则,抓宏观、抓改革、抓协调、抓重点,积极推进行业标准化工作。

    2003年机构改革时,曾培炎副总理要求发改委进一步转变职能,有效实施宏观管理,不断完善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等职能,我委把搞好行业标准化工作看作是转变职能、转变观念的一项重要工作。我委开展行业标准化工作的主要作法及总体思路是:(1)加强宏观指导和协调服务,主要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抓组织保证,进一步完善行业标准化的组织保证体系,抓好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组建和换届工作等;二是推动建立行业技术法规体系和进一步完善行业标准体系的建设工作;三是多渠道的筹集资金,建立稳定的行业标准资金保证体系,为行业标准化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2)确立以协会(联合会)为主体的行业标准化运作机制。(3)主要工作方式是指导拟订行业标准计划、做好协调服务和批准公布行业标准。

    一年多来,在财政部、建设部、国家标准委的支持下,我委按照开展行业标准化工作的总体思路,在搭建技术法规和行业标准体系建设、探索新的运行机制上,力求体现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相结合;在行业标准内涵上,力求体现产业政策与行业发展相结合;进一步规范管理程序,努力满足市场需求,积极推进标准化信息化建设,着重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指导,营造行业标准化发展的良好环境

    标准是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促进结构调整、指导企业生产、编制行业规划、制定产业政策、规范市场秩序和完善市场准入的重要基础。行业标准是国家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是理顺行业标准化管理工作关系。我委在原国家经贸委分部门管理行业标准化工作的基础上,实行了委内由一个部门(工业司)统一归口管理行业标准的工作模式,形成了一个部门牵头,其他部门分别负责的管理体制。在理顺委内工作关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有关行业协会(联合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及企业集团的作用,组成了一个相互配合、相互信任、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行业标准化工作管理系统;此外我委还加强了与国家标准化主管部门的汇报沟通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的合作协调,并得到了这些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二是推动技术法规和行业标准发展战略研究。为了建立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符合世贸规则的我国技术法规和行业标准化体系,2003年安排了20项有关技术法规和行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及行业发展的战略性研究课题,主要有:《水泥工业清洁生产技术规范》、《建立我国钢铁工业技术法规体系》、《入世后有色金属工业技术贸易措施》、《压力设备标准体系研究》、《现代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石油工业标准化与国际接轨研究》、《汽车设计技术规范》、《机械产品安全规范》、《电气设备安全规范》、《农药产品中有害物质限量》、《欧盟化学品管理政策研究》、《化学品安全资料表(SDS)体系研究》及《我国技术法规现状及未来发展的对策》等重大问题研究。目前,这些研究课题已基本完成,这批成果的应用将对推动我国技术法规体系、行业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对行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是构建行业标准化信息工作平台。为进一步改革行业标准化管理,实现管理工作公正、公开、高效、透明,信息服务及时、准确、权威、全面,我委加强了行业标准信息平台及数据库建设。其目的就是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改变现行的行业标准化管理方式,提高工作的透明度和工作效率,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保证标准质量。同时,通过行业标准信息平台为企业提供国内外标准化方面的信息,实现资源共享。
今天“标准网”将正式开通,今后行业标准计划申报、征求意见、批准发布等有关信息,将在网上进行和公布。请有关单位给予关注,并充分利用标准网发布有关信息。

    四是建立行业标准资金保证体系。为争取国家财政对行业标准化的支持,我委多次向财政部汇报行业标准化工作的重要作用、工作情况及行业标准化工作遇到的经费困难,得到了财政部领导的充分理解和高度重视。在财政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开设了行业标准专项经费科目,并每年拨出一定的专款用于对行业标准化工作的专项支持,有利地推动和支持了行业标准化工作的开展。行业标准化工作取得今天的成绩,与财政部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二)立足创新,推进行业标准化的改革和发展

    2003年机构改革时,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的“三定”方案中,把行业标准化工作职能定位为指导行业标准的拟订,这标志着行业标准化管理工作的改革和发展,由政府直接组织管理向间接指导迈进,主要推进了四方面的工作:

    一是确立以协会(联合会)为主体的行业标准化工作机制。

    充分利用和整合已有的标准化工作资源,确立以协会(联合会)为主体的行业标准化运作机制。国家局撤销后成立的行业协会(联合会),是我委行业标准化的直接对口单位(简称行业标准化直管协会、联合会),在行业标准化工作上对我委负责,完成我委部署和安排的各项任务。行业标准化工作,主要体现以市场需求为主导,以企业制定为主体,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为技术归口,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中介和桥梁作用,形成了政府宏观指导和协调服务的标准化运行机制。确立了“两头在内、中间在外”的指导模式,即行业标准的立项计划由我委下达,行业标准文本的批准公布由我委负责,其立项到审批的中间过程,委托有关协会(联合会)负责组织管理。

    对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管理,主要是审查批准组建计划和备案工作,其组建、换届、聘书颁发、委员调整等具体管理工作全部委托直管行业协会(联合会)负责。

    这种行业标准化管理体制是我委推进行业标准化改革和发展的尝试,也是加快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措施。

    二是推进行业标准制修订运行机制的改革。行业标准按照“谁需求、谁投资、谁受益”的市场化原则,政府宏观指导、适当补助,直管行业协会(联合会)具体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技术归口、企(事)业单位负责起草、全社会征求意见的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模式开展工作。为使行业标准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企业和用户等有关各方的利益和要求,从2004年起,行业标准项目计划在标准网上公开征求意见并公布已批准的立项计划,鼓励企业提出行业标准需求并参与标准的制定,从实际情况看,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社会的参与度提高,对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是一个极大的推动。

    三是建立行业标准协调机制。我委指导的19个行业的行业标准,过去因不同的政府部门多头管理,行业标准之间重复、交叉甚至矛盾的问题很多。为此,我委从标准立项入手,建立行业标准协调机制,解决行业标准之间的重复、交叉、矛盾问题,体现行业标准的一致性;经协调一致后,统一计划、统一批准和公布,体现标准的合法性、权威性、严肃性和公正性。2004年我委组织的两次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申报中,共提出需协调项目402项,经协调取得一致意见的项目53项,撤消标准间重复、交叉、矛盾的项目349项。如:机械行业、轻工行业和包装行业关于包装机械标准项目的协调,机械行业和煤炭行业关于矿山机械标准项目的协调,机械行业和石化行业关于法兰、垫片标准项目的协调等都达成了一致的意见。由于加强协调,在各行业之间已经形成了自觉协调、主动协调、互敬互让、以理服人的良好氛围,保证了标准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四是组建技术法规和行业标准专家咨询系统。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是技术性贸易措施的主要表现形式,技术法规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需要解决的与国际接轨的新问题。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技术法规体系。发改委成立以后,对如何做好这项工作,怎样制定技术法规,制订什么样的技术法规,以及行业标准化工作如何改革和发展等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为此,我委成立了由政府部门、行业社团组织、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企业等的有关专家组成的技术法规和行业标准专家咨询委员会。依托这个平台,广泛听取各行业和有关方面对技术法规和行业标准化工作的意见,研究提出指导行业技术法规和行业标准拟定的有关政策、办法,推进我国技术法规体系建设,推动行业标准化工作改革。该委员会是我委开展技术法规和指导行业标准化工作的主要咨询专家队伍。实践证明,该委员会对推动行业标准化工作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明天的大会除工作交流之外,还有两位咨询委的专家针对我国的技术法规如何更好地同国际接轨和对行业标准的再认识发表演讲,希望大家能有所借鉴。

    (三)突出重点,发挥行业标准在经济建设中的技术基础作用

    一是推进重点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为了发挥行业标准化在经济建设中的技术基础作用,提高产品市场准入门槛,控制产品质量,控制高污染、高耗能型企业的生产规模和市场占有率,淘汰不符合市场发展趋势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降低运行成本,实现规模效益,提高国际竞争力,我委优先安排了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急需的标准项目,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建立产品安全保障体系所需的标准项目,涉及安全卫生、环境保护、节约能源、保护资源的标准项目,国家“十五”行业规划纲要中确定的重点产品、重大装备及先进设计、工艺技术标准项目,高新技术的标准项目,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项目,需要修订的行业标准项目。发改委成立以来,共下达了三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共1787项。截止到今年11月10日,已批准公布了29批1238项行业标准,其中工程建设行业标准92项;废止不适用的行业标准356项,其中工程建设行业标准26项。这些标准的实施及废止,对推动行业的发展、技术进步、结构调整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是各行业根据本行业的特点和实际,突出重点开展工作。2003年初,我国遭遇了突如其来的“非典”袭击,急需大量的次氯酸钠等消毒产品。而当时《次氯酸钠溶液》是1993年制定的推荐性行业标准(即HG/T2498—1993),标龄老化,其技术要求已不适应现代发展的需要,化工行业及时提出修订并将其调整为国家强制性标准的建议。对此我委积极支持,配合国家标准委,快速做出反映,在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努力下,三天之内完成了修订任务,并由国家标准委批准为强制性标准。为控制产品质量,规范市场,确定抗非典系列消毒液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技术基础作用。
    石油工业在认真总结2003年发生在重庆开县的“12.23”特大井喷责任事故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技术标准,对265项涉及含硫油气井钻井、井控和安全等方面的行业标准进行全面复审和清理,对18项行业标准提出了50多条修改意见,同时参照美国石油协会含硫油气田安全作业技术标准,制定3项新的行业标准,对此我委积极支持并列入制定计划,同时公布废止了3项内容重复的标准。
    化肥行业在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2]52号)后,将硝酸铵禁止作为化肥销售,要求其生产硝酸铵化肥的企业在没有落实农用硝酸铵改性措施前,一律暂停生产。一时间,硝酸铵生产厂纷纷减产甚至停产,给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严重的困难;而硝酸铵作为硝态氮肥,对某些农作物又是不可或缺的。鉴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延续性和农业生产的需要,国家允许将硝酸铵作改性处理后形成硝态氮肥,使之失去爆炸性,然后可作为化肥销售、使用。其中硝酸铵钙便是硝酸铵改性后的理想产品之一。为此,制定《硝酸铵钙》行业标准是当务之急,我委积极支持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的制定《硝酸铵钙》行业标准,并列入了2003年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目前此标准正在审查中,即将发布实施。

    三是结合实际,制定本行业的标准发展战略。石油工业围绕提高技术标准国际竞争力的战略目标,制定了石油工业标准化战略,其核心内容包括:市场化战略、整合化战略、一体化战略、国际化战略、信息化战略;在此基础上确定了“1115”项重点工程,即到2010年,采标100项,转化国际标准100项,整合标准100项,支持走出去战略,把石油工业标准翻译成英文,出版双语版标准50项,将标准推向国外。以标准为突破口,提高石油工业的国际竞争力。同时,今年上办年组织召开了石油工业技术标准国际研讨会,著名的国际石油标准化组织及石油公司等负责人和知名专家参加会议并做专题报告,国内石油企业200多名专家和代表参加了会议。这次会对于转变观念,促进石油工业标准化工作与国际接轨,具有重要意义。

    (四)坚持行业标准的复审制度

    按照《标准化法》的规定,开展了行业标准复审工作,按照我委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有关行业协会(联合会)、集团公司针对行业标准多年历史遗留的技术落后、不适应经济、技术快速发展、标龄过长而未进行复审的问题,分别对标龄超过5年,尤其是1995年(含)以前的行业标准进行了复审。2004年,已有六个行业完成复审工作,共复审行业标准2576项,其中:复审确认继续有效1438项,建议修订782项,建议废止356项。我委已对有关行业上报的行业标准复审结果进行了批复,以公告的形式公布废止了356项行业标准;其他行业标准复审工作正在进行之中。

    二、行业标准化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行业标准化工作面临的机遇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提出了21世纪头20年我国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国经济要保持较快发展,去年我国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开始向中等收入国家迈进,逐步进入以提高生活质量为主要目标的新的发展时期,主要表现为:消费结构升级,形成以内需为主、持续拉动经济增长的态势;产业结构升级,进入重化工业阶段。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我国的对外开放,使我国经济更深刻地参与国际分工之中,去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达到8512美元,今年已超过1万亿美元,贸易总量跃居第三,对外依存度达到60%以上;民营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在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传统的不惜代价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不协调的发展模式将难以为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对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技术基础的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这是行业标准化工作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机遇期,努力做好新形式下的行业标准化工作。

    (二)行业标准化工作面临的挑战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行业标准化工作不仅有良好的发展机遇期,同时我们还要看到面对的严峻挑战。
    1.加强行业标准化工作是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必然选择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从现在起到本世纪2020年,中国将持续不断地推进工业化进程,坚持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新型工业化相对传统工业化而言,新就新在总揽世界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全局,密切结合中国实际,以科技创新为主要推动力,信息化和工业化进程融为一体,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实现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标准是不可缺少的技术基础,要适应发展的要求。因此,加强行业标准化工作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有利于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具有乘数效应,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日益成为国力竞争的焦点,尤其是一些重大科技创新所产生的产业带动作用,会成为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
    二是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标准化对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性,对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已被人们广泛认同。德国标准化研究院“标准化对经济的积极影响”的研究证实,标准化可以降低宏观经济中的交易成本,也可以为个体商业单位节省资金。
    三是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

    2.加强行业标准化工作是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技术措施
    国际产业转移既是发达国家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全球战略的重要手段,也是发展中国家改造和调整产业结构、实现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目前,国际产业转移呈现的项目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出口产品多、投资领域宽和投资方式多样化趋势,十分有利于我国有选择地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提升我国经济发展质量,扩大出口份额与价值。国际产业转移是以技术输出为先导和内涵的,实质是技术的国际转移。加快对被接纳的国际产业技术学习和二次创新,需要借助标准化这一平台,只有真正地将技术转化标准,才能保持技术的稳定性和长期性。利用国际产业转移的聚集效应,培育发展一批具有竞争力、高水平的产业群,推动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形成专业化协作、分层次竞争的产业结构,需要加强行业标准化,因为这种产业结构必须以技术上高度统一与广泛的协调为基础,而标准化恰是实现这种统一和协调的管理技术。

    3.加强行业标准化工作是应对国际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迫切需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迅速接轨,关税作用有所降低,非关税壁垒尤其是技术性贸易壁垒,逐渐成为世贸组织成员之间进行竞争和保护的主要手段。据统计,在20世纪70年代,国际贸易中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约占非关税壁垒的10% ~ 30%;到了90年代末,这一比例已上升到45%左右。近几年,一些发达国家实施以标准为基础的国际贸易策略,提高进口产品准入门槛,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技术性贸易壁垒呈现一些新特点:涉及的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品种越来越广。如欧盟的《废弃电子电器设备指令》和《电子电器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所涉及的范围,不仅包括我国电子电器设备产品,还涉及到零部件、原材料行业,基本覆盖了我国对欧盟出口的所有机电产品。
    这些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特别是扩大出口产生了日益严重的影响,使得我国相当数量的传统优势产品出口锐减,甚至退出国外市场。面对日益严峻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我们要高度重视,积极应对。切实加强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研究,提高我国标准水平,同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争取在国际贸易中的主动权。

    4.加强行业标准化工作是推动标准化事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环节
    我国标准化工作具有全方位、多层次的特点,涉及社会、经济、科技、人民生活等领域。从管理体制来看,组织机构主要包括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务院各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企业标准化机构。从标准层级来看,我国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个层级。截至2003年底,现行国家标准20906项(不包括GB50000号以后的工程建设标准),备案的行业标准27636项,地方标准5737项,企业标准近111万项。其中我委负责管理的19个行业的行业标准总量达2.23万项。从标准化对象看,行业标准与国家标准各有侧重和分工。国家标准主要针对的是基础性、通用性、安全性标准。据统计,国家标准类型分布,产品占29.76%、方法占40.89%、基础占19.08%、管理占2.26%、安全卫生占6.96%、环保占0.61%、其他占0.45%。行业标准则侧重于产品技术要求。如机械工业,产品类行业标准占83%。实践证明,行业标准是我国标准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努力加强行业标准化工作,积极应对挑战。
    行业标准化工作面对新的发展机遇期和挑战,要求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一是改革创新不够,发展不平衡。虽然我们在行业标准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进行了一些改革,但没有完全跳出旧的格局;虽然我委指导的19个行业一年多来在推进行业标准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可喜成绩,但仍有一些行业对行业标准化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组织保证不到位,工作质量不高。二是标准体系不完善,难以满足我国社会和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为标准体系结构不合理,规范中低档产品的标准制定不少,影响经济发展的高技术化产品的关键技术标准制定缓慢;标准技术含量不高,大量的先进制造技术成果被束之高阁,没有及时纳入标准;标准更新不及时,我委管理的2.3万个行业标准中,标龄10年以上超过40%。三是服务能力不强。标准化工作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大量的标准化成果不能及时推广应用,降低了标准化工作有效性。四是标准化投入不足。一方面国家公共财政对行业标准化工作支持力度不够,另一方面缺乏多元化的行业标准化投融资机制。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行业标准化发展的瓶颈,迫切需要标准化工作者把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上来,以与时俱进的勇气和精神,开拓创新,深化改革,推动标准化事业跨越式发展,体现行业标准为行业服务的宗旨。五是与WTO规则差距大。按照入世承诺,我国的技术法规、标准与合格评定程序应符合WTO/TBT协议,并接受《有关标准制定、采纳和实施的良好行为规范》,使用国际标准作为技术法规基础的比例,在5年内再增加10%。目前,我国对技术法规的定位不明确,没有形成体系。

    三、行业标准化工作的总体思路及2005年的主要任务

    今后一个时期行业标准化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产业政策和行业规划为依据,以市场为导向,以实现工业化、信息化、产业化为核心,以结构调整为重点,大力推进行业标准化工作。
根据这一总体要求,2005年要突出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全面启动行业标准化“十一五”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

    按照我委关于作好“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总体要求,目前各行业都在紧锣密鼓开展中长期的规划编制工作。行业标准作为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十一五”规划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编制并实施“十一五”行业标准发展规划,具有十分重大意义。为此,2005年全面启动行业标准化“十一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具体编制原则、内容、要求等经大家讨论后将另外行文。这里我要强调的是,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循环经济的理念,树立市场经济条件下标准先行的意识;要花大力气做好规划编制的基础调查、信息搜集、课题研究等前期工作;要加强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的前瞻性研究,理清发展思路;要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发展的重点方向,提高标准与市场的关联性;要充分发扬民主,提高透明度和社会参与度;要规范规划编制程序,避免规划编制和编制过程的随意性;要做好衔接协调,使行业标准规划符合产业政策和行业规划;要突出重点,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导向性和可操作性。通过编制出科学协调的标准发展规划,指导“十一五”标准化工作,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切实加强重点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

    各行业要根据本行业发展和贸易的需要,围绕行业发展的重点和突出的问题,做好重点领域标准的制修订,并在经费、人员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和保证,力求取得实效。
    一是组织编制好2005年的行业标准项目计划,具体编制原则、重点及要求,我委已以发改办工业[2004]1825号文进行了布置和安排,请按照要求认真做好编制工作。
    二是加强标准计划过程管理,确保标准计划的有效性和严肃性。
    三是开展标准实施后的评估工作,通过建立标准信息反馈系统,使标准利益方对标准的意见能及时、有效地反馈,强化标准同行业发展及市场需求的有效结合。

    (三)坚持行业标准复审制度

    2004年各行业重点对1995年以前的行业标准进行了复审,对提高行业标准的整体水平,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技术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2005年要在总结标准复审工作经验和成绩的基础上,重点做好2000年以前行业标准的复审工作。标准复审工作决不能走形式、走过场,要在认真分析、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上,得出科学的标准复审结论。对技术水平低、工艺水平落后、能耗大、污染严重、已被淘汰或逐步被淘汰的产品和应制定为企业标准的行业标准要坚决予以废止,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产品更新换代和行业技术进步,优化标准体系,提高标准的利用率,并集中资金和技术力量制定行业急需的标准。
    从2006年起,行业标准复审工作要按照《标准化法》的规定,每年都要对标龄5年以上的行业标准进行复审,使行业标准复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确保标准的适时有效。

    (四)不断提高标准化技术服务水平

    一是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由我委工业司建立的行业标准信息平台—“标准网”已正式开通,标志着行业标准管理和服务进入信息化、网络化阶段。这对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增加工作的透明度,为行业提供及时准确的标准信息,实现资源共享,形成行业标准化信息一体化的服务网络具有重要意义。2005年工作重点之一是加快“标准网”建设步伐,健全行业标准化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及时、准确、系统地收集和发布国内外行业标准化信息,开展咨询服务,为基层行业部门、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提供有关国内外标准信息。“标准网”要重视行业标准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加工和整合,建立和完善统一权威的行业标准数据库和有关服务功能,增强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构建及时、准确、高效、权威、便捷的行业标准化信息平台,夯实行业标准化工作的网络基础。各行业要充分这个信息平台,实现行业标准管理和服务网络化,提高行业标准化工作效率和透明度。同时要加大对标准网的宣传力度。
    二是推动标准的实施。标准化工作不仅是制定标准,更重要的是推动标准的实施,标准只有得到很好的实施,才能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标准化工作才能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因此,各行业协会(联合会)和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要把标准的宣传、解释、培训工作纳入工作议程,给予高度重视。
    三是提高标准出版发行水平。标准的出版发行是标准化服务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质量和效率,直接影响标准的有效实施。要加强行业标准出版发行工作的领导和管理,缩短标准出版周期,拓展标准发行渠道,让标准使用者能够方便快捷地得到标准文本。
    四是加强标准化队伍建设。各行业要整合现有的标准化管理、研究和制修订工作力量,组建熟悉行业标准化工作的高素质队伍;整合、完善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使之成为行业标准制修订的主力军,在标准研究、咨询服务、技术培训、学术交流等方面发挥作用。目前,我委已将行业标准的具体管理工作交由有关行业协会、联合会及有关集团公司办理,提高行业标准化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是做好行业标准化管理工作的关键。为此,各有关单位要加强对这些人员的业务培训,特别是要学习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开展标准化工作。同时,我委也将积极创造条件组织有关人员到发达国家进行培训,学习发达国家开展技术法规和标准化工作的理念、经验和具体做法,更新观念,不断创新,使行业标准化工作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五)深化行业标准化改革和发展

    一是继续健全完善各行业标准化管理机构,进一步强化管理职能。各行业标准化管理机构要把行业标准化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统一思想,做到认识到位、领导到位、经费到位、措施到位、制订规划,组织实施,督促检查,狠抓落实。
    二是促进各行业标准化管理机构统一协调、大力合作,认真履行职责,通力协作,各司其职,积极争取计划、财政、科技等部门的支持,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创造有利的工作环境,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作用,合力推进行业标准化。
    三是探索充实行业标准化管理力量的方式和途径,制定和完善各项行业标准化管理制度和办法,促进行业标准化管理工作。
    四是建立行业标准从立项、起草、审查、批准到发布都公开透明的管理模式;改革标准制修订计划的管理方式,加快实行全年网上公开申报、立项、审批行业标准计划,提高标准计划的公开、公正和透明度;改革现行标准审定方式,在充分发挥技术委员会作用的同时,采取网上征求意见等方式,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广泛吸收企业的代表参与标准的起草工作,鼓励行业龙头企业积极参与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积极引导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鼓励并帮助有条件的企业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
    五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对在开展行业标准化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同志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行业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好行业标准化工作意义重大、任务繁重。我们一定要抓住新时期的发展机遇,增加责任感和紧迫感,勇于创新,齐心协力,扎实工作,努力开创行业标准化工作的新局面。


相关报道
·落实规划纲要 实施标准战略 促进我国工业由大变强 (2006年6月8日 13:57分)
·国家发展改革委行业标准化工作会议 标准网直播实录 (2006年5月26日 9:13分)
·国家发改委行业标准化工作会议图文直播 (2006年5月24日 21:19分)
·美国实行循环经济的成功经验 (2005年3月18日 11:17分)
·适应宏观调控发展打牢循环经济基础 (2005年3月16日 11:11分)
·人大代表陈勇:加快循环经济法制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005年3月11日 15:41分)
·从过度包装起步 发改委设计循环经济思路 (2005年3月11日 9:30分)
·“两会”对话 彭镇秋:立法保障循环经济体系 (2005年3月9日 14:9分)
·全国人大代表冯怡生: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利国利民 (2005年3月3日 14:41分)
·建立循环经济体制环境 应对后《京都议定书》环境压力 (2005年2月22日 10:14分)
·标准网正式开通 (2004年12月18日 18:2分)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行业标准化工作会议在天津召开 (2004年12月18日 14:25分)
·国家发展改革委行业标准化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材料汇编 (2004年12月17日 16:32分)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行业标准化工作会议精彩图集 (2004年12月16日 16:14分)
 
本站简介 - 联系方式 - 意见与建议 - 设置首页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4 standard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 维护。建议浏览分辨率: XGA(1024x768)  京ICP备05033993号-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