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行业动态   标准公告   工作平台   组织机构   标准计划   信息查询   专题栏目   文章精选   标准书市   相关产品   会议直播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购买标准资料
咨询服务

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栏目 -> 企业标准化 -> 正文

质检机构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开发与实验室质量体系建设
作者:花振新     来源:《中国标准化》     日期:2005/11/17 8:46:29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质量技术监督事业的发展和应对我国加入WTO后质检市场开放的新形势,各地质检机构的实验室建设掀起了一个高潮,纷纷在检测设备投入、检验人员培训、质量体系建设、国家实验室认可和实验室信息化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作为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实验室网络信息管理系统把信息技术与实验室现有的质量管理体系相结合,通过优化实验室的业务流程,根除那些陈旧的管理理念和业务环节,填补实验室管理上的“漏洞”,通过精简实验室现有的运作环节,探索信息技术、仪器技术、分析测试技术与实验室管理体系结合的新型管理模式,以提高实验室的综合竞争力。

    中山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在国家实验室认可准备工作中,把实验室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作为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与实验室质量体系建设紧密结合,按照IS0/IEC17025:1999《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中的管理要素和技术要求,开发、建立了一套《质检机构网络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利用计算机网络加强实验室的基础管理,强调全员参与、全面质量管理,以信息网络技术来提升传统管理模式,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重复劳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由此笔者觉得,质检机构进行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开发与实验室质量体系建设,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质检机构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开发的原则及目标

    系统开发的原则是:利用网络局域网资源,实现实验室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实现质量管理工作系统化、规范化、自动化:管理功能模块化设计,易于推广使用和维护升级。系统的建设目标是能够满足实验室日常业务的信息处理要求和质量管理工作的需要,实现各部门间信息共享,帮助实现实验室与客户间的双向信息交流。通过计算机网络加强了实验室的管理,实现质量改进和质量体系自我完善,提高实验室竞争能力,满足客户和相关方不断提高的期望。

    二.质检机构网络信息管理系统要素的选取

    为了实现这些要求,对ISO/IEC17025:1999和ISO9000进行分析比较,结合检测实验室质量环的保障要求,从ISO/IEc17025:1999的24个要素中筛选出核心要素搭建《网络信息管理系统》的框架。

    虽然ISO/IEC17025目前仍采用要素结构,但其构成实验室质量体系的24个要素可以分为“管理职责、资源管理、检测/校准实现和分析改进”四大过程,与ISO9000质量管理模式在思想和方式上是等效的。因此,实验室依据ISO/IEC17025建立的质量体系,容易实现与ISO9000的对接,易于被社会各界所接受。

    ISO/IEC17025的24个要素分为两大部分,即管理要求14个要素和技术要求10个要素。考虑到管理要求是对实验室检测和校准工作的通用要求,而技术要求对不同实验室适用程度不同,因此设计实验室管理系统时,应选择对实验室具有通用要求的、适合计算机管理的且对实验室检测结果质量有较大影响的核心要素作为本系统的基本框架要素。

    在对技术要求要素进行选择时,结合实验室产品一“检验报告”的产生过程,对质量环的保障因素人、机、物、法、环、测等进行分析判断,选择的原则也是易于实现计算机管理,能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对各实验室具有相近的管理要求等内容。此外,为方便实验室认可工作准备,加强各要素间的协调联系,找出影响检测结果质量的有关因素,综合考虑ISO/IEC17025:1999中的核心要素和实验室认证/认可中的重点问题,搭建系统框架并加以网络化动态管理,从而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平。

    三.网络信息系统实现的管理功能 

    质检机构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可包括以下主要功能:1)业务管理;2)样品管理;3)设备管理;4)人员管理;5)标准资料管理;6)检验报告管理;7)检验报告制作、审核、批准;8)系统信息查询;9)会计出纳管理;10)系统权限管理等功能模块。在对以上功能模块进行规划、设计时,充分考虑了ISO/IEC17025:1999《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中相关要素的管理和技术要求,通过网络管理软件的设计来体现本所质量管理体系的特点和要求,使质量体系的建设与网络管理系统的实施同步进行,实现相互促进,相互支持的良性互动。

    业务管理模块:在该模块中,除了一般的样品单信息输入,为检验人员完成检验提供初始信息外,特别针对各类国家抽检、省级监督检验、市场抽查、定期监检等专项检验任务,设计专门的数据处理和报表输出功能,在检验报告完成后,可方便、快捷地为委托方提供各类统计报表;同时通过检验报告模块和人员授权级别限制,使无关人员未经授权,不能接触到相关信息,充分体现“服务客户”、“保护客户所有权”的理念。

    样品管理模块:控制样品在整个业务流程中的流转状态和检验状态信息,通过与样品实体标识相结合,使样品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设备管理模块:检测设备是直接影响检验报告质量的关键要素,实验室应保证所有的设备满足ISO/IEC17025的准则要求和相应标准的要求,并能溯源到国家计量基准。在本模块中,可设计对仪器设备进行日常管理,包括设备档案、维修保养、停用报废、关键设备的授权使用、期间核查、合格供应商评定等方面,还可突出计量仪器的周期检定/校准管理,这样能够自动生成周期检定表,实现了仪器设备的科学管理。

    人员管理模块:人员是实验室质量管理中最关键和具备能动性的要素。质检机构网络信息管理系统综合了人员基本情况、学历、职称、学习、培训、考核、检验员证书等内容,实现了对实验室人员个人技术档案的微机化管理;与系统权限管理模块相结合,将质量体系文件中规定的人员职责、权限,落实到每一个人,在系统中授予相应的权限,体现出“全员参与”、“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 

    标准资料管理模块:通过INTERNET与当地质监局标准情报所的标准资料数据库的连接更新,辅以INTERNET与国家标准委、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标准资料数据库的网上查询,实现检验标准的跟踪、查新和受控管理。

    检验报告管理模块:检验报告是质检机构的最终“产品”,其质量控制是质检机构质量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其他管理模块的设计都是围绕这一核心并为之服务。按照ISO/IEC17025:1999《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中对检验报告的要求,通过检验报告模板控制,将检验人员、仪器设备、检测项目、检验标准、环境参数等进行有机整合,实现检测能力信息的相互关联,使影响检测工作质量的人、机、物、法、环等因素都得以有效体现和监控;通过检验报告加密控制和电子文档签名,实现网上三级审批,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报告内容的保密性;建立了检验报告的修改控制程序,使检验报告的修改与原报告相关联,实现了报告修改的可追溯性。

    综上所述,质检机构以ISO/IEC17025:1999《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来指导质检机构网络信息管理系统的规划与设计,与质量体系建设同步进行,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优势,使质检机构在质量体系建设及实验室规范管理方面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可大大促进质检机构的业务发展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本站简介 - 联系方式 - 意见与建议 - 设置首页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4 standard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 维护。建议浏览分辨率: XGA(1024x768)  京ICP备05033993号-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