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行业动态   标准公告   工作平台   组织机构   标准计划   信息查询   专题栏目   文章精选   标准书市   相关产品   会议直播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购买标准资料
咨询服务

您的位置: 首页 -> 会议报道 -> 机械安全标准与装备制造业安全生产研讨会 -> 背景资料 -> 正文

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介绍
来源:     日期:2005/11/1 14:33:50
 

中心简介

    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是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区的高新技术企业,是中央直属大型科技企业——机械科学研究院的全资子公司。

    中心的前身为“北京振兴机械工业生产力促进中心”,最初成立于1992年,是我国首家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1997年,更名为“机械工业生产力促进中心”,被原国家科委认定为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2002年7月通过英国SCS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2年10月,被科学技术部认定为国家重点生产力促进中心;2003年9月,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为“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

    中心拥有一支热衷于生产力促进事业、富有创新意识和服务能力的员工队伍,现有员工200余人,90%以上的员工具有大专以上的学历,其中博士后1名,博士研究生3人,硕士研究生30余人;研究员30多人,高级工程师80多人,工程师30人。具有较强的新技术、新产品研究开发能力和推广服务能力。

    10余年来,中心坚持“诚信规范、技术领先、优质服务、顾客至上”的质量方针,在为政府部门和企业发展战略咨询、机械工业标准研究与制定、管理体系认证、产品认证及检测、新技术与新产品的推广应用、机电产品的进出口贸易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大批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和实用价值的科研成果。据不完全统计,中心自1992年以来,累计承担了近千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和1000多项标准制定项目,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00多项,年服务企业达3000多家,为提高装备制造业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装备制造业的振兴发挥了重要作用。

发展概况

    机械工业生产力促进中心成立于 1992 年,经过十年的发展,中心走过一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路程,探索了在科技体制改革过程中大院大所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的可能性,总结中心十年的发展历程,这条道路的选择是十分正确的。

    1 、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的三个里程碑

    ( 1 )国家首批生产力促进中心,首家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是机械工业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

    1992 年在机械科学研究院系统分析研究所工业工程研究室的基础上成立了“北京振兴机械工业生产力促进中心”,它是我国首批成立的生产力促进中心之一。北京振兴机械工业生产力促进中心的诞生,标志着中心实现了“从无到有”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在与境外同类机构的合作交流中,率先把生产力促进中心这一概念引入我国,并对我国如何发展生产力促进中心进行了专题研究,提出了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及对策建议等。此外,还开展了一些课题研究、技术转让、企业咨询服务等工作。这一阶段的主要收获是对生产力促进组织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与国际、国内同类组织建立了比较密切的合作关系。

    ( 2 )首批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中心,是机械工业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的第二个里程碑

    随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特别是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九五”期间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发布之后,在原国家科委的大力支持下,机械科学研究院领导对于发展壮大生产力促进中心予以高度重视,于 1996 年将院本部从事公益类科技工作(软科学、标准化与检测、认证)和一部分技术开发力量成建制地并入生产力促进中心,更名为“机械工业生产力促进中心”。从业人员达到 170 多人,壮大了自身实力,扩大了业务范围,这一举措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也得到原国家科委领导同志和同行们的关注。 1997 年,机械工业生产力促进中心被原国家科委认定为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是首批国家级示范中心之一。这是机械工业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的第二阶段,也就是“从小到大”的阶段。

    ( 3 )首批通过国家重点生产力促进中心试点,是机械工业生产力促进中心的第三年里程碑

    2002 年 8 月,机械工业生产力促进中心作为机械科学研究院的全资子公司独立运行, 2002 年 10 月正式按模拟法人运行,从体制真正实现企业化管理,这标志着机械工业生产力促进中心进入了发展的第三阶段,这支队伍将承担“从大到强”的历史重任。

    2 、十年的发展奠定机械中心丰厚的实力

    自 1992 年成立以来,随着科技体制不断发展与完善,机械中心显示出调整与改革所带来的巨大生机与活力,主要表现在:

    ( 1 )中心为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服务的辐射力大大提高

    在服务方式上,中心的业务在以传统方式和 9 个网站同时为顾客提供服务。现在我们不仅继续提供信息、咨询、培训等方面的单项服务,帮助企业从开发单一产品到成套技术改造在内的全程服务;而且还具备为企业提供机械产品检测、管理体系认证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立体服务。

    在服务规模上,通过点对点的服务, 2002 年机械中心建立具合同关系直接服务的企业增至 3000 余家,联系企业 3000 余家,中心实现服务性收入 3000 万元,经营性收入 4000 万元。通过点对线的联合,使焊接生产力促进中心在江苏和安徽等区域开创了服务的新天地。通过点对面的协议合作,使部分省的生产力促进中心启动了 ISO9000 认证咨询工作。通过点(中心)对省市厅局和行业办的合作,使江苏、辽宁、福建、四川和广东等省的标准发行与认证咨询等技术服务规模迅速扩大。通过中心的 8 个 e 化网站的超空间服务,使每月网上点击科普信息、民营企业信息、标准信息、认证申请和制造业信息服务的企业达数万家。

    ( 2 )中心的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加

    经过调整,机械中心的特点更加明晰,主业更加突出,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我们紧紧围绕技术咨询、战略管理、标准化(信息化)、认证服务四大业务主线,在产品开发——检测——认证、技术开发——转让——推广、培训——诊断——管理体系认证、标准制修订——出版发行——信息服务、战略研究与重大问题咨询等几个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与优势。通过服务的集成,我们不断、适时地推出新的服务项目,通过市场校验,不断完善、提高我们的服务质量和中心的实力。

    例如,“八五”、“九五”期间,通过国家的支持,我们开展“装备制造业发展发展战略研究”为代表的战略咨询服务,在国家层面上为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进行发展战略的选择和重点发展领域与关键技术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 9 个省级层面发展战略咨询业务和以浙江万丰公司为代表企业级层面的发展战略咨询。

    结合我院多年来在行业的影响,开展 ISO9000 、 QS9000 、 ISO14000 、 OHSAS18000 、汽车产品 、机械产品认证服务,服务的企业已达 1000 余家。

    在做好标准化服务的同时 , 利用自身熟悉的标准化的优势 , 参照国外经验 , 研究开发了《企业物品识别与检索系统》。这是一个以行业标准为手段(对物品进行分类,并归纳特征要素)运用计算机技术对企业物品,即零件、材料、工装及工艺材料进行功能描述和按功能检索的信息系统。应用这套系统,可以提高现有物品的管理透明度和重复应用次数,进而达到盘活库存,压缩物种,缩短制造工期和控制成本的目的。企业在开发新产品和按用户特殊要求组织生产时,即可借助该系统,在现有物品的汪洋大海中,将所需要的物品或技术文件按其设计要求或功能要求识别并检索出来,以将新增加的物品种类降至最低并最大限度地提高物品的重复应用率,从而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降低成本,对企业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和争取用户很有帮助。

    我们在开展企业标准化服务的基础上,协助企业建立专用的《机械工业标准全文检索系统》。该系统是根据企业的委托和要求,以只读光盘为载体的计算机应用软件。我们根据企业提供的基本情况,为该企业提供其所需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的全文数据库和调用该数据库的操作系统和检索系统。企业可以在内部的局域网上运行这套系统,从而提高标准文献的利用率,最大限度的满足各部门及各人对查询标准的需要,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工作时间,使企业的标准文献管理水平上一个台阶。我们已为汽车、摩托车、柴油机、烟机、泵业、电工行业、拖拉机等行业中的几十家企业开发了该系统并投入了使用,收到很好的应用效果。

    ( 3 )完善中心的内部管理体制

    为了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服务水平、保证服务质量、树立中心形象,从实施了 ISO9000 认证入手提高服务质量。在实施 ISO 认证的过程中,围绕机械中心的核心服务能力建设、机械中心的服务流程的确定,不仅使生产力促进中心工作得以推进,也推动了机械院的企业化管理进程,加速了机械院面向市场的技术开发与产业化工作的股改上市进程,促进了机械院集团化组织架构的形成。

    3 、中心发展的战略性调整

    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1999 年机械科学研究院随全国 242 家研究院所首批转制为中央大型科技企业,机械中心也因此成为大型科技企业内的一部分。从而使机械中心面临着业务内容与发展方向的重新定位,如果变成传统的制造型企业不是我们建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初衷,如果继续以事业性科研院所的母体身份而开展生产力促进工作已是“皮之不存”。只有自主经营、自主发展,才能走出一条新路。机械科学研究院的领导班子于 2002 年 8 月做出了战略性结构调整的决定,将从事技术咨询与服务的八个实体部门整体进入机械工业生产力促进中心, 2003 年 9 月在国家工商局注册为国有全资企业——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 2003 年 12 在北京市海淀区注册为高新技术企业。

    4 、中心发展的目标

    ( 1 )进一步提高中心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水平,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市场意识、服务意识、团队意识、专业技能的骨干力量;

    ( 2 )进一步改善与完善基础设施条件和服务手段,从而优质、高效、综合地为企业解决关键问题,提供满意服务;

    ( 3 )进一步突出与加强特色服务能力,提高中心的知名度和信誉度,从而实现 “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人新我强 ” ;

    ( 4 )进一步拓展业务领域与内容,扩大对外合作范围与规模,在增强自身实力的同时,创造与国外中介机构开展合作的条件,共同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主要业务领域

    个性化的咨询服务
    发展战略咨询,技术与市预测,企业咨询与诊断,先进制造技术研究等。
 
    系统化的标准服务
    机械工业标准制定,标准信息服务,标准发行和标准专题研究等。
 
    集成化的认证服务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职业健康安全认证,机械产品安全认证,汽车零部件及整车认证等。
 
    网络化的信息服务
    政策信息,技术信息,产品信息。市场信息,外贸信息等。
 
    专业化的技术服务
    先进制造技术研究开发,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广,产品检测,军用、民用核设施核安全审评和核电站设备可靠性数据库开发,

    出口产品的技术服务,体育器械研制及产业化等。

主要业务资源

    专项办公室

        科学忮术部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重大项目管理办公室

    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

        全国螺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全国产品尺寸和几何技术规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全国技术产品文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全国机器轴与附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全国紧固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全国筛网筛分和颗粒分检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全国弹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全国滑动轴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全国管路附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全国机械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全国电压、电流等级和频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全国电工术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全国电气信息结构文件编制和图形符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国防科工委军工专用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全国专业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

        全国技术制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AD制图与技术信息分委会
        全国电气信息结构文件编制和图形符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气简图用图形符 号第一分委会
        全国统计方法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质量管理中统计方法的应用分委会
        全国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委会质量体系分委会

    工程学会分会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可靠性工程专业分会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成组技术专业分会
        中国工程图学会标准化专业委员会

    行业协会分会

        中国计量协会机械计量分会
        中国包装技术协会机械工业包装技术分会
        中国机械通用零部件工业协会传动联结件分会

    产品检测中心

        机械工业通用零部件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
        机械工业环境保护机械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

    科技期刊

        《机械工业标准化与质量》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首体南路2号
    电话:010-88301718
    传真:010-88301705
    邮编:100044
    网址:http://www.pcmi.com.cn
    邮箱:pcmi@public3.bta.net.cn


 
本站简介 - 联系方式 - 意见与建议 - 设置首页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4 standard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 维护。建议浏览分辨率: XGA(1024x768)  京ICP备05033993号-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