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行业动态   标准公告   工作平台   组织机构   标准计划   信息查询   专题栏目   文章精选   标准书市   相关产品   会议直播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购买标准资料
咨询服务

您的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国家标准动态 -> 正文

我国应急物流国家标准有望明年出台
来源:中国汽车报     日期:2010/8/4 15:09:32
 

  最近,我国一些地区出现持续高温和强降雨天气。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23日,今年以来全国共有28个省、区、市遭受洪涝灾害,100多个县级以上城市部分受淹,受灾人口达1.2亿,直接经济损失1524亿元。

  近两年,南方雪灾、汶川地震、西南大旱、玉树地震等灾难的发生,将应急物流推到灾区救助的最前沿,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应急物流不同于普通物流

  2003年“非典”疫情在我国大范围爆发后,我国最早涉足应急物流的专家王宗喜教授多次向有关部门提出加快应急物流建设的建议,呼吁加强应急物流的研究。

   与普通物流相比,应急物流在系统目标、所需设备以及配送模式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秘书长余平表示,在应对突发情况时,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捷的流程和高效安全的形式保障物流顺畅,为此形成的链条被称为应急物流体系,这个体系受关注的程度正在快速提升。

  应急物流最大的特点就是“急”,物流的经济效益不再是中心目标。也就是说,应急物流以灾区群众满意度及快速运达为主要目标,实现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响应,在正确的时间、地点,将救援物资提供给事件发生地区的群众,在此前提下尽量降低应急物流成本。

  运输工具影响运输效率

  据专家介绍,应急物流的特点决定物流运输具有非同寻常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运输工具直接影响应急物流的效率。在自然灾害发生时,急需运输应急物资的车辆,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救灾物资和人员送往灾区实施救助。因此,对车辆的选择十分重要,应选用那些可靠性高、故障率低、适应性强、通过性好的车型承担应急物流任务,保障救援物资和人员及时运送到指定地点,否则,应急物流特别强调的运输效率将大打折扣。

  在组织实施应急物流的过程中,低成本的原则已不重要,有效缩短应急物资运输时间才是关键目标。

  余平表示,在运送应急物资的过程中,缺少GPS等信息化工具会延长运输时间,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据了解,在发达国家,GPS技术已普遍应用于交通运输。我国很多物流企业在GPS应用方面刚刚起步。

  采用GPS定位,能提高应急物流车辆调度的管理水平。专家建议,加强GPS推广应用,对运输车辆进行实时监控。一旦运输车辆在途中出现问题,可及时了解情况并提出应对办法。

  国家标准有望明年出台

  应急物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自然灾害发生后,应急物流成为抢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生命线”。专家介绍,我国应急物流体系很“年轻”,2003年“非典”爆发后,我国开始重视应急物流的研究。经历过南方雪灾和汶川地震,应急物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逐渐显露,目前还不能完全满足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

  突发事件出现时,相关部门对交通线路的掌控、维护和抢修,以及临时场(站)的建设,我国尚无法规性文件进行规范,应急物流运输仍“无法可依”。

  对此,政府相关部门已组织专家着手建立国家应急物流系统。不久前,应急物流国家标准制定工作座谈会在北京举行,据介绍,应急物流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在会后已正式展开,最快将于今年年底形成初稿,明年有望正式出台。

  据参与标准制定的物流专家介绍,此次标准制定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应急物流选择参与企业标准、应急设施设备标准及应急物资包装标识标准三部分。标准出台后,将对相关企业进行应急物流资格认定,形成系统预案,在应急情况下实现更快速、专业和高效的物流运输。


 
本站简介 - 联系方式 - 意见与建议 - 设置首页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4 standard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 维护。建议浏览分辨率: XGA(1024x768)  京ICP备05033993号-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