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行业动态   标准公告   工作平台   组织机构   标准计划   信息查询   专题栏目   文章精选   标准书市   相关产品   会议直播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购买标准资料
咨询服务

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栏目 -> 企业标准化 -> 正文

从可靠性管理行业标准发展看目前发电企业设备管理对策
作者:华能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淮阴电厂技术设备部 殷天雷     来源:《电力标准化与计量》     日期:2005/4/28 11:22:19
 

l  引盲

    目前一些同志谈起设备可靠性管理,感到设备可靠性管理对目前市场化形势下电力企业盈利作用来说不太重要,甚至认为可靠性管理不能给企业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笔者认为这是对可靠性管理及其行业标准发展史不太了解所造成的误解。作者就此相关问题,在通过介绍设备可靠性管理行业标准的建立和发展史以及相关任务内容,进而看到目前缺电形势下发电企业严格依据可靠性评价规程等行业标准进行设备可靠性管理必要性。

2  设备可靠性管理的基本任务与历史由来

    电力工业的可靠性管理是适合现代化电力行业特点的科学管理方法之一,它的基本任务是在电力工业的规定设计、设备制造、基建安装、生产运行诸环节中制定并执行统一的可靠性准则;监察并分析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以各项可靠性指标来检验规划设计、设备制造、基建安装、生产运行等环节预期的目标和效益,并作为各环节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的重要依据;研究和拟定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可靠性目标;努力提高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水平和发供电可靠性。我国开展发电设备可靠性统计、评价工作迄今已经历21年,积累了相当的经验和大量数据。但国外的工业发达国家从六十年代起就将可靠性管理方法从航天航空业引入到电力工业中来了。可靠性管理问题应该说最早始于二战期间,当时美军运往远东的武器中,只有40%的飞机能使用,于是航空设备的可靠性管理问题被正式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进入五十年代,美国的可靠性研究开始进入正规化。可以说发达国家可靠性管理起步较早,目前,可靠性指标已经是国际上通用的评价电力生产运行情况和电力设备状况的主要指标。

3  我国电力设备可靠性管理行业标准建立及发展史

    为了客观地评价设备可靠性,准确地统计设备可靠性指标,我国电力工业部对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和统计作详细的规定,1984年我国颁布了《发电设备可靠性、可用率统计评价暂行办法》,此办法的颁布可以说是我国电力工业史上发电设备管理的一个里程碑。此后,于1988年以(88)水电、电生、综字第86号文首次颁发了《输变电设施可靠性统计实施办法》、1990年又将其修订为《输变电设施可靠性统计报表填报细则》并由能源部以能电(1990)31号文颁发施行,于1993年颁布了《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办法》,于1995年输变电可靠性统计办法由当时的电力部再次以电(1995)5号文修订颁发为《输变电设施可靠性统计实施细则》予以执行,并于1997年底在上述《实施细则》基础上再次修订为《输变电设施可靠性评价规程(暂行)》以电(1998)03号文颁发执行。接着于1998年颁布了《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暂行)》,直至2001年《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最终正式作为行业标准颁布实施。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公告二O O一年第31号作为全国电力行业标准正式颁布实施。其发布日期2001年12月26日,实行日期2002年5月1日。此后于2003年《输变电设施可靠性评价规程》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正式作为行业标准颁布实施。并于2003年1月9日发布,2003年6月1日实施。这两部规程的行业标准代号分别为DL/T793—2001和DL/T837—2003。新的《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与《输变电设施可靠性评价规程》由电力行业可靠性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归口,并负责解释,新的标准适用于我国境内的所有发电企业设备发电能力的可靠性评价,并具体地规定了发电设备可靠性的统计及评价办法。可以具体地说,新标准是在原有的《发电设备可靠性、可用率统计评价暂行办法》、《输变电设施可靠性统计实施办法》以及《200MW及以上大型火电机组主要辅机可靠性统计办法》的基础上,经过多年使用、修改、完善、修编而成的,新标准经过多次专题会议讨论,征询有关专家的意见,并将专家的多数意见、建议吸收和补充进来。应该说,可靠性评价规程以及相关的程序编码是我们电力企业做好可靠性工作的基础和依据,我们应该共同遵守,并应依据规程及时准确完整地报送可靠性数据指标。而要按照设备可靠性规程,认真做好可靠性工作必须保证可靠性数据的准确完整,而要做到这一点,主辅设备的状态划分以及定义必须严格按照可靠性评价规程划分定义,同时准确记录设备启停时间以及规程规定的各种全厂主机、辅机发电与输变电诸多设备的状态转换时间,包括设备运行、备用、大小修、临检、非计划停运以及非计划降低出力等诸多规程定义设备状态的起止时间,可以借助于DCS等目前流行的数据采集系统予以汇总记录。在此基础上,填报计算设备可靠性事件数据以及设备可用率指标,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可靠性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也只有如此,才能用各项可靠性指标来检验规划设计、设备制造、基建安装、生产运行等环节预期的目标和效益,并作为各环节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的重要依据。负责起草的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力可靠性管理中心在制定新标准时除依据相关国标外,还参考了国际电工委员会的  IEC271号标准、美国国家标准学会( ANSI)的ANSI/IEEE-762号标准,参考了其中有关统计评价发电设备可靠性的相关术语定义和数据,同时将北美电力可靠性协会(NERC)制定的《发电设备可用率报告统计规程》作为制定新标准规程的参考依据。因此,从电力可靠性管理行业标准制定和完善的发展史可以看到,我国电力设备可靠性管理已基本与国际电力设备管理模式在接轨。

4  目前市场化形势下发电企业可靠性管理对策

    由于各项可靠性指标是用来检验各种设备管理环节预期的目标和效益,并作为各环节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的重要依据,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说,可靠性管理工作决不是可有可无的工作,尤其对于即将进入电力市场今天的发电企业,必须以提高设备可靠性作为设备管理途径方法、实施具体的可靠性指标目标管理,进一步加强设备检修管理水平,提高检修质量以及保证新投运机组设备的质量与可靠性,通过分析可靠性指标发现在电力设备的薄弱环节,结合科技技改及设备改造,准确及时消除设备隐患,努力减少设备非计划停运以及非计划降低出力的时间与次数,在此基础上严格控制机组计划检修工期,最终达到延长并保障设备无故障工作小时的目的。

    由于每一次非计划停运以及非计划降低出力都是会给企业带来电量损失和经济损失,发电设备元件中的任何一个部分出现故障,都将影响整个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重者造成机组非计划停运,轻者造成机组降低出力运行,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严格依据《可靠性评价规程》标准,从统计学上发现那些经常影响设备可用系数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对相关设备加以集中整治与改造,如此将会降低企业的长期发电成本及损失,同时发电企业应该积极结合状态检修,从发电设备主要的元件或部件的可维修性或寿命周期的分布研究开始,逐步确定可维修性设备的可行性,并保证每项设备维修改造可靠性研究的科学依据。

    综上所述,发电企业只有在严格执行可靠性标准化行业管理基础上,保证发电设备可靠性水平有较大的提高,这样才能真正保证发电企业经济性的提高,同时降低设备运营成本,最终为企业带来长期设备运营的经济效益。因此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只有充分保证发电企业机组的可靠性,才能保证发电企业不管是在发电机组竞价上同市场化形势下,还是在目前我国不少地区缺电的关键时刻,我们的发电设备都敢打硬仗,进而才能保证企业较高的发电效益回报。


 
本站简介 - 联系方式 - 意见与建议 - 设置首页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4 standard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 维护。建议浏览分辨率: XGA(1024x768)  京ICP备05033993号-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