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行业动态   标准公告   工作平台   组织机构   标准计划   信息查询   专题栏目   文章精选   标准书市   相关产品   会议直播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购买标准资料
咨询服务

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栏目 -> 标准介绍 -> 正文

DL/T 468—2004《电站锅炉风机选型和使用导则》简介
作者:西安热工研究院 刘家钰     来源:《电力标准化与计量》     日期:2005/4/27 9:11:53
 

    电力行业标准 DL/T 468-2004《电站锅炉风机选型和使用导则》已由国家发改委颁布,于2004年6月1日实施。该标准是原标准DL468-92《电站锅炉风机选型和使用导则》的修订,规定了电站锅炉通风机的设计、制造、选型、安装、运行、噪声控制、试验与验收以及风机系统的设计(主要是风机进、出口管道布置)的基本要求。原标准于1992年发布实施至今已10年有余,在这期间风机技术有所进步,特别是我国在电站风机及其系统的可靠性设计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实用的成果,本标准将这些技术进步和实用成果吸收了进来。

    新标准采用了GB/T1236(idtISO5801)的定义,在第10章的系统效应损失和系统效应曲线中采用了美国AMCA标准201(通风机及其系统)的内容。有利于同国际接轨。主要内容比原标准有较大进步,有利于促进电站风机的技术进步。

    新标准与1992年原标准一DL468-92《电站锅炉风机选型和使用导则》相比,增加了较多的技术内容。主要有:

    l 增加了烟气脱硫增压风机的内容。对烟气脱硫增压风机的设计制造(4.8.l条~4.8.3条)、型式和转速选择(5.1.2条和5.2条)提出了要求;以适应我国将大量采用烟气石灰石——湿法脱硫装置的需要。

    2 为提高风机的可靠性,在第4章设计与制造中增加了4.1.2~4.l.4和4.1.7等条。其内容分别是:在风机结构设计时,必须考虑叶轮的动强度和气流的激振;风机静强度设计应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采用变速调节的风机必须进行轴系扭振计算;风机设计人员应对风机进出口管道布置提出推荐性意见等。

    3 增高了离心式热一次风机的允许最高进口空气温度(由300℃提高至400℃。4.5条)。以此相应,设计制造应符合“高温离心式通风机技术条件”的规定。这是考虑到燃用贫煤和无烟煤时磨煤机人口热风温度可能达到的水平(如华能南京电厂磨煤机人口空气温度为366℃)。

    4 增加了4.7.5条,烟气再循环风机需设置盘车装置的要求。以便在风机停止运行时进行盘车,防止转子因冷却不均变形造成振动。

    5 增加了密封风机应采取消声措施(对于从大气直接吸气的密封风机的进、出口均应配备消声器和进口过滤器)的要求(4.9条),以达到降低噪声,保护环境的目的。

    6 在第5章风机的选择中做了更具体的规定。如选择风机型号尺寸时,首先应了解风机所在系统的阻力曲线及其变化范围,所选风机除满足所有工况点的要求外,还必须避开风机的不稳定(或气流高脉动)区域;轴流式风机型号尺寸的选择应使发电机组在经济负荷下风机处于最高效率区运行,且应保证设计工况点(TB点)的失速裕度k>1.3。

    7 对离心式风机调节方式选择做了更加明确的规定(5.4条)。如对200MW及以上机组的送、引风机宜采用人口导向器加双速电机,且风机在低速档运行时,能满足发电机额定负荷的要求;对调峰机组的送、引、一次风机可采用变速调节,但采用何种变速调节装置必须进行详细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建议排粉风机选用人口导向器调节,但应采取相应的密封和防磨措施,其主要目的是为提高离心式风机运行的经济性。

    8 在第6章风机的安装中,增加了在安装前对基础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进行审查的要求,基础的自振频率不得大于风机和电机转速的0.3倍,还增加了在风机进、出口管道上严格按照图纸和说明书布置各种试验和监测测点的要求。

    9 提高了风机安装后的振动等级要求。比新标准JB/T 8689-1998《通风机振动检测及其限制》的规定还高一级。这是考虑到按DL/T5247-95《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中分部试运时对振动的要求为:一般不超过0.1mm。且在我国电厂中运行的锅炉风机实际上已达到或超过了此标准的实际情况。

    10 在第7章风机的运行中,对轴流式风机的失速裕度做了更加明确的说明和规定。为更可靠、实用和方便,引入了失速安全系数k的概念,并建议选取k>1.3。这是考虑到目前我国电厂中运行的大型电站轴流式风机(不管是动叶调节还是静叶调节)发生失速的现象并不罕见,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失速裕度不够,使得在因积灰或其它原因造成系统阻力增加后落入失速区运行。k>1.3意味着当风量的失速裕度为9%时,风压的失速裕度>10%,这样的失速裕度比以往只要求8%的风压裕度安全,且并不影响风机在高效区运行(轴流式风机高效区域宽)。为提高风机运行可靠性,增加了7.3、7.4和7.5条,对风机运行区域、监视的运行参数、报警保护装置及运行维护检查都做出了新的规定。

    11 在第8章风机的噪声中,对噪声的测量方法及对噪声的限制均按我国现行新标准进行了修改。

    12 在第9章风机的试验与验收中,除试验方法改为我国现行和即将颁布的新标准方法外,还增加了9.2、9. 3和9.4条,即增加了在风机正式投运前的性能试验、系统阻力试验、各种并联条件下的非联试验和轴流风机失速保护装置的校正试验。这些试验的目的都是为正确制定风机运行操作规程,安全使用风机服务的,也是正确使用和维护风机所需要的。

    13 由于本标准引用了JB/T 8689—1998《通风机振动检测及其限制》标准,该标准使用“振动速度有效值”进行振动评判,故在本标准增加了9.7.l、9.7.2和9.7.3条。将有关定义、振动测量位置及相关换算方法列入本标准中,以方便使用者。

    14 在第10章风机的系统设计的10.4条中,增加了为使风机便于并联,并减少因故障停用并联风机中的一台后对锅炉负荷的影响(即锅炉负荷降低较少),在并联风机之间宜设联络风(烟)道。

 


 
本站简介 - 联系方式 - 意见与建议 - 设置首页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4 standard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 维护。建议浏览分辨率: XGA(1024x768)  京ICP备05033993号-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