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行业动态   标准公告   工作平台   组织机构   标准计划   信息查询   专题栏目   文章精选   标准书市   相关产品   会议直播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购买标准资料
咨询服务

您的位置: 首页 -> “两会”专题 -> 2005年“两会”专题 -> 正文

两会代表谈我国矿山未来发展
来源:中国黄金报     日期:2005/3/21 12:55:3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稍一加速,不要多久就会因为资源瓶颈收缩而不得不减速。这种情况以后还会不会再次发生,我国能否依靠这种高投入、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稳步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目标?两会代表们认为: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构建和谐社会,要在告别旧经济增长模式的形势下,确立矿山的和谐发展模式。

  资源紧张倒逼发展模式转型

  据一份资料显示:在我国各类矿产中,不仅呆矿多,而且现有储量中只有60%可供开发,35%可以采出,已开发的矿产资源总回收率只有30%,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不到20%(国外平均为40%至50%);单位产值所消耗的能源和原材料是发达国家的几倍,甚至十几倍。

  这种粗放型开采方式一直维持了很多年,基本满足了国民经济需求,但其也带来了资源浪费、环境恶化、资源供需形势紧张的后果。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民经济高速增长,人口规模迅速膨胀,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迅猛增长,但由于后备储量不足,矿产供需形势日益严峻起来。2002年,中国地质科学院发布《未来20年中国矿产资源的需求与安全供应问题》的报告。该报告首次提出,未来20年,我国除煤之外,主要矿产资源都将告急,其中石油需求缺口超过60亿吨,天然气超过2万亿立方米,钢铁缺口总量30亿吨,铜缺口超过5000万吨,精炼铝缺口1亿吨。

  对此,两会代表们深为忧虑。全国政协委员、原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寿嘉华指出,要提高全社会对地质工作的认识,期待国家加大支持力度。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校长蔡克勤呼吁,要构建我国长期的矿产品供需和矿业发展战略目标体系,积极支持国内矿山参与国际矿产勘查和开发。

  环境污染亟需改变开采方式

  据一份调查显示,我国因采矿直接破坏的森林面积累计达106万公顷,破坏草地面积为26.3万公顷,而且每年仍以4万公顷的速度递增。另外,由于采矿活动,造成的土地塌陷、地质灾害、水污染、大气污染等更是让人触目惊心。

  去年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曝光了川陕边界乱采滥挖、非法采金现象,当地私营或者个体矿山用氰化法炼金,就地筑起氰化池,随意让剧毒的氰化物流进河流,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严重危及百姓的正常生活。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黄润秋认为,地质环境问题已到了必须下大力气治理的时候了。政府有关部门必须尽快出台相关法规、条例,加大执法力度,让那些恣意破坏环境的违法者付出高昂的代价。

  矿工的生命权要得到尊重

  一些矿山在巨大利益的驱动下,无视矿工的生命安全,不进行安全操作的培训,不进行安全措施和安全设施维护,导致矿难屡屡发生。一个又一个矿工被夺去了生命,而企业的代价就是一个矿工赔偿一两万元了事。生命的价值如此低廉,以致于死人对于矿山的利益来说几乎不构成什么威胁。现在虽然实行了地方行政长官问责制,但这种事后约束并不能对矿山经营者带来直接的威慑。

  所以,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丁仲礼提出,要提高企业对死难矿工的赔偿标准。交通事故导致的死亡赔偿标准是20万元,甚至更多,一个矿工的生命赔偿是否也应该达到这个标准。当一个企业发生了大的安全事故,赔偿额足以威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时,企业对矿工的生命就不会如此蔑视了。

  一些代表也对能否实现矿山和谐发展模式表示担忧。代表们认为,由于体制的惯性和观念的束缚,矿山要和谐发展,仍有很大包袱要解决,这不是哪一个矿山所力所能及的,需要政府、社会、矿山、矿工的齐心协力。
 
 


 
本站简介 - 联系方式 - 意见与建议 - 设置首页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4 standard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 维护。建议浏览分辨率: XGA(1024x768)  京ICP备05033993号-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