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中国地产诚信建设3·15论坛“责任推动企业公民 诚信建设和谐地产”论坛在京召开 3月9日,由中国消费者协会、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中凯企业集团联合主办,中国房地产诚信建设金全力推出的“中国房地产诚信建设金——‘责任推动企业公民 诚信建设和谐地产’——中国3·15论坛”在北京召开。这是中消协、中房协主办的第二届房地产诚信论坛,也是两家协会连续第四年大力推进房地产市场诚信建设工作的体现。全国人大法工委巡视员何山、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刘洪玉等专家、学者、律师和消费者协会、行业协会的代表,中凯企业集团总裁杨益华、大连万达集团、重庆钢铁集团朵力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东陶(中国)有限公司、重庆美心美家木门有限公司等企业的代表参加了本次论坛。与会人员在深刻分析了中国房产市场的多年发展趋势、存在问题、产生根源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加强中国房地产市场诚信建设的应对措施和建议。
2004年至2007年,全国消费协会组织处理的商品房投诉总数分别是: 20,530件、15,256件、14,960件、15,023件。2007年商品房投诉中关于质量为79,16,仍占总投诉的50%以上,这个比例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房地产市场仍停留在保障质量的基本阶段。对于质量问题,与会房地产企业一致认为向消费者提供符合质量的房子是企业责无旁贷的义务,建好房子只是第一步。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唐代诗人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曾被房地产商改成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人杰俱欢颜”,这种改法一度引起了购房是不是高收入人群专利的争议。随着国家住房保障制度的健康完善,经济适用房、两限房、廉租房等带有社会保障性质的房屋日益增多,作为房地产企业,如何在大房地产、大市场的领域内尽到企业的社会责任,服务广大的消费者成为本次论坛的话题之一。与会代表提出了房地产企业应当支持国家住房保障计划,积极参与经济适用房、两限房、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
与第一届论坛参加企业全部是房地产企业不同的是,本次的论坛得到了部分建材装饰企业的响应。随着消费者对房屋质量要求的提高,精装修房的销售比例越来越高。针对每年以千亿元计的装修领域的浪费现象,如何为消费者提供质量可靠,又符合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装修,这个问题也成为本次论坛的关注点。
在论坛上,房地产业协会号召各地房产开发企业自觉守法经营,积极履行应尽社会责任,争创良好品牌形象,主动参与房产市场诚信建设,给广大消费者提供一个能够放心、舒心、开心的消费环境。 据了解,旨在创建中国房地产业诚信机制建设的“诚信建设金”设立于2005年3月9日,由一家具有良好社会责任感的开发企业——上海中凯企业集团主动捐资,由中国消费协会、中国房地产业协会监管,专门用于房地产市场诚信建设。其用途有五项:一是披露失信企业和经营行为;二是鼓励和表彰在推动商品房市场诚信建设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事件和企业;三是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房消费知识;四是对商品房市场进行调查和研究;五是作为支持消费者起诉的法律支持金。
该项建设金设立以来,已经在“2005年度、2006年度中国房地产诚信建设典型人物、典型事件评选”;“中国商品房市场消费者满意度调查”;央视二台反映中国商品房市场发展历程与诚信建设的专题节目——《安居行动》;2007“创诚信地产,促消费和谐” 中国地产诚信建设3·15论坛等活动中发挥了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