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由杭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和萧山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主办的“消费维权年度报告暨315系列活动方案”的新闻发布会,发布了《2007年消费维权年度报告》,通报了2008年“3·15”期间,萧山工商分局和区消保委举行的系列纪念活动。区人大、机关党工委等领导以及行风监督员、社区干部、经营者代表和省市区几家媒体记者到会。
2007年萧山区消费者投(申)诉总量1702件,比2006年下降了18.05%,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19.04万元。消费者投诉产品质量问题连同售后服务问题明显增加,预付式消费纠纷呈上升态势并成为难点问题,“洋品牌”频频出现质量问题成为2007年度消费维权的几大特点。
手机、食品、鞋类服装成为萧山区2007年度消费者申诉十大热点的前三位,其中,汽车申诉61件,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1.67%,是2007年十大申诉热点中唯一一个比去年有所上升的申诉种类。
2007年是萧山区消费维权工作的丰收年,全区消费维权事业乘“新消费运动”的东风,扎实推进系列创新,取得了丰硕成果。《2007年消费维权年度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七个部分,分别是:2007年消费维权年主题——消费和谐的相关背景和意义介绍、2007年萧山区消费维权综述、2007年消费投诉情况分析、2007年消费维权十大事件、2007年消费者申诉十大热点、2007年消费维权十大亮点及2007年消费维权十大案例。与2006年的年度报告相比,增加了2007年消费维权十大亮点这个部分,主要介绍了区消保委在该年度积极推进消费争议解决模式和构建消费维权新体系方面所做的大量创新工作。
通讯器材、食品、鞋类服装、电信服务、建材、洗染服务业、电瓶车、汽车、空调、房屋被列为2007年度萧山消费者申诉十大热点。“瑜珈馆‘人间蒸发’,消费者集体投诉索赔;美容院“内讧”关店门,消费者维权上法院;癌症特效药不见效,虚假广告主付代价;汽车保修卡“张冠李戴”,经销商难辞其咎;罗纹钢计重“毛估估”,经营者缺斤少两终受罚;钢砖色差难认定,经营者承但无过错责任;阀门破裂毁装修,经销商一次性补偿9000元;干洗提货不验收,消费者维权应及时;话费套餐不合理,经营者赔礼又道歉;房产公司虽违约,消费者亦有责‘止损’”成为2007年萧山消费维权十大案例。
同时,会议还通报了萧山工商分局和区消保委在3·15期间将先后开展的几项活动,分别有消费教育进农村、雪灾后恢复农资使用培训、优质农资品牌展示、假冒伪劣商品销毁行动、“消费维权”征文颁奖、消费维权进社区、旅游行业诚信公约启动仪式、播放消保委宣传纪念片、大型商场超市特色服务活动、“3·15”现场宣传咨询服务活动、编发《萧山消费》3·15特刊等。
与会嘉宾代表纷纷对3·15系列活动、维权年度报告以及发布会的形式做了点评,认为3·15系列活动关注民生,贴近百姓,体现了从“一切为了消费者”的宗旨;维权报告客观严谨,涵盖面广,已经成为区消保委宣传消费维权的一个品牌载体;发布会形式新颖,影响广泛,体现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工作作风,相信工商萧山分局和区消保委一定能在2008年度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促进萧山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萧山的社会和谐做出积极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