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行业动态   标准公告   工作平台   组织机构   标准计划   信息查询   专题栏目   文章精选   标准书市   相关产品   会议直播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购买标准资料
咨询服务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章精选 -> 正文

浅谈企业内控标准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作者:薛福连     来源:《化工标准·计量·质量》     日期:2005/2/21 13:19:50
 

    摘     从企业内控标准的特征出发,闸述企业内控标准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使企业获得了很好的经济

            效益。

    

       关键词   内控标准  商品  适销对路  竞争能力

   

    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产的产品要实现其使用价值,并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就必须以满足国内外用户所需要的产品质量为出发点,尽快形成一批在国内外市场上竞争能力强,创汇水平高的“拳头”产品。这就要求企业采用的标准不能囿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而要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内先进标准(以下简称“双采”),并制订出一套高于“双采”标准的企业内控标准。本文拟就这个问题,从企业内控标准的特征着手,粗浅地谈谈它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企业内控标准的特征

 

    我们知道,企业内控标准是指企业内部为在生产过程中控制产品质量而自行制定的标准。它主要是产品的技术参数、性能指标可高于当时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在这些标准范围内进一步缩小、内定。其目的是使企业的产品质量始终保持在超前或一定的水平下,更好地满足市场和用户的需要,其特征具体表现为:

1.1  先进性

        内控标准是企业为了使产品质量赶超国内乃至世界先进水平,增强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而制定的一种严于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标准。所以,对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来说,内控标准在指标上具有先进性。

1.2  灵活性

    作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的任何一种标准,都具有一定的时、空概念,有一定的修订周期,不可随意变更。而企业内控标准只限于本企业内部使用,不需申报上级机关批准等一系列程序。只要本企业法人代表批准,即可发布执行。所以,企业可以根据国内外市场需要,以及用户提出的需求随时制定内控标准,提高产品市场的适应性,增强企业的应变能力。

1.3  实用性

    企业内控标准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它既可以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成包括产品各项指标的完整标准,也可制定成仅有几项重要指标的内控标准,还可以制定成生产过程中在制品、半成品或关键工序的内控标准,用以保证产品质量便于组织生产。

 

2  企业内控标准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从上述企业内控标准的特征,通过对几家大中型企业所作的调查,笔者认为企业内控标准在商品经济中主要有四个方面的作用。

2.1  企业内控标准有利于产品适销对路

    企业生产的产品是为了满足用户的需要,得到社会的承认,实现其使用价值,使产品变为商品,倘若企业生产的产品虽然达到了一定的标准要求,但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那么,产品就会处于滞销状态,不能成其为商品,将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要使企业的产品在激烈竞争的国内外市场上成为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商品,就必须围绕产品质量这个中心,时时瞄准国内外市场上用户需要的这个标准,来制定先进合理的企业内控标准。如:我厂生产的久效磷农药,产品含量达到50%,即为合格,倘若外销出口,其含量必须达到70%以上,2002年为了批量投入生产以满足市场需要,我们一方面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另一方面,制定了高于“双采”的企业内控标准,以确保产品质量,从工艺上严格执行内控标准,打破传统的工艺生产方法,从而使久效磷产品达到了“双采”指标。投放省内外及国际市场,仍供不应求。翌年,我们又将产量增加38%,结果全部销完,创利税578万元,并深受消费者喜爱。

2.2  企业内控标准有利于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

    我们知道,产品质量就是产品的适用性。即满足用户使用要求的程度,它是性能、寿命、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五个方面质量特性综合反映的结果。其标准标志着产品质量特性应达到的要求,以便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制造、检测和鉴定。离开了质量标准规定的条件进行生产,产品质量就失去了保证,生产也就无依据。因此,质量问题,首先是标准问题,标准落后,再好的技术和设备也生产不出高质量的产品,所以要提高质量,首先就要提高标准水平。为了迎接市场挑战,须要制定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企业内控标准。如:我厂生产的甲醛,部颁标准为36%~37%,而我厂控制指标皆按上限37%操作,这样,就确保了我厂甲醛的高质量。

2.3  企业内控标准有利于提高企业产品的竞争能力。

    众所周知,举世瞩目的美国与日本的汽车国际市场之争,其实就是一场标准化之战。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企业自主权的不断扩大,市场调节的加强,社会主义的商品市场竞争也全面展开,而对激烈的竞争市场和对手如林的竞争者,企业要始终处于不可动摇的主动地位,提高竞争能力,就必须根据市场和用户对产品质量的需要制定先进合理的企业内控标准来提高产品质量。不妨还以化工产品为例,近年来,由于化工行业迅猛发展,形成了化工产品市场的激烈竞争。如果化工企业不能稳步提高老产品质量,积极开发新产品,生产出价廉物美、适销对路、满足用户需要的产品,就会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上败下阵来。

2.4  企业内控标准有利于增加企业经济效益

    纵观历史,在上世纪30年代美国大多数企业制定了内控标准,产品质量稳步上升,畅销全球。二次大战后,日本开始抓产品质量,但收效不大,走了一段弯路后,后来转从抓标准化入手,各企业争先制定企业内控标准来提高产品质量,从质量上的优势来保证经济上的优势,果然在上世纪80年代出现了奇迹,高质量的日本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压倒了美国。1983年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2000美元。到了1986年,日美贸易,美国逆差达1600亿美元;而日本顺差超过1000亿美元。由此可见,日本的奇迹是:标准化程度越高,质量越好,成本越低,销路越广,效益越高。


相关报道
·商务部报告显示我国每年因技术壁垒损失超过700亿美元 (2007年2月9日 10:55分)
·商务部就技术性贸易措施答问 (2007年2月1日 10:10分)
·出口商品技术服务中心成立 应对国际贸易技术壁垒 (2006年6月7日 8:35分)
·商务部在京召开首批“出口商品技术服务中心”成立大会 (2006年6月7日 8:28分)
·商务部第122号公告发布了第三批10个出口商品技术指南 (2006年1月10日 8:43分)
·《出口商品技术指南—玩具》促进我国玩具业出口的发展 (2005年12月13日 10:11分)
·为企业提供攻“垒”魔棒 商务部发布第二批出口指南 (2005年11月22日 8:51分)
·商品条码管理办法 (2005年10月31日 11:55分)
·新修订《商品条码管理办法》颁布实施新闻发布会召开 (2005年10月31日 10:17分)
·国务院发布《中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 (2005年9月19日 8:59分)
·国家质检总局出台《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2005年9月5日 14:19分)
·商务部公告2005年第27号批准发布2项国内贸易行业标准 (2005年6月7日 13:53分)
·商务部发布两项行业标准进一步规范酒类市场的经营管理 (2005年6月2日 8:58分)
·商务部全面提供出口目标国技术贸易壁垒信息智囊 (2005年5月16日 8:55分)
·首批《出口商品技术指南》发布会 (2005年5月11日 8:29分)
 
本站简介 - 联系方式 - 意见与建议 - 设置首页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4 standard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 维护。建议浏览分辨率: XGA(1024x768)  京ICP备05033993号-27